有朋友说,短视频、碎片化的信息让注意力越来越短。连看电影都要开1.25倍速。怎么

王智远吖 2024-09-20 13:39:59

有朋友说,短视频、碎片化的信息让注意力越来越短。连看电影都要开1.25倍速。怎么才能培养“心流”? 心流有两种方式进入: 一种是用脑力,比如创造性思维;另一种是通过身体训练。不管是哪种方式,最重要是找到一个“过渡的梯子”。 什么是梯子?就像爬楼梯一样,想达到某个目标,要一步步来,借助一些工具才能到下一个台阶。 运动是进入心流的好方法。如果按6公里的运动量来算,心流通常出现在4到5公里之间。这个时候,虽然体力快耗尽了,但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这时最容易触发心流状态。 因为你会想着,“再坚持一下就到了”,这时你的脑子里不会有任何杂念,也不会感到累。但是,一旦目标完成,这种感觉就会消失,大脑又回到普通状态。 为什么简单的运动比写作、编程、设计这些脑力工作更容易找到心流呢?主要是运动会消耗你的能量。在还没有完全精疲力尽之前,大脑会自动集中注意力。 简单的运动往往是机械的,你很容易忽略外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感觉上。我常常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又感受到成就感。 当你开始享受这个过程,心流的概率就会增加。所以,心流是通过过程慢慢培养出来的,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你需要先消耗一些分散的精力,才能迎来“专注时刻”。 如果只是听别人讲心流的体验,然后照搬他们的方法,是很容易放弃的。我的建议是,从简单运动开始,慢慢提高进入心流的概率,然后去感受这个过程。 有人觉得,进入心流的标准是要有创造力,或者能产生好的结果。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对。 打游戏、发呆、刷短视频,其实也是一种心流。心流这个概念最初是为了让我们找到生活中增加幸福感和快乐的方法,而不是专门用于创造或解决问题的,实际上,真正“创造过程”大多充满着痛苦和纠结。 还有一点,心流重在“主观体验”。 不管有没有心流,时间总在飞逝。而进入心流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感到这段时间过得特别快,特别有价值,摆脱无聊和负面情绪。 进入碎片化时代后,我们的注意力一直被打扰,脑子里总有各种临时的想法。当我们把注意力拉回来时,可能已经忘了最开始要做什么了。 你可以换个角度想想,这种沉浸式状态难道不是一种心流吗?心流强调的是“当下的感觉”。 因此,我很少说心流有多神奇;因为,做任何事,当从简单的地方开始,放下功利心,专注力和定力往往在不经意间就来了。 以上内容来自:智远2024年预售新书《自醒》P190页#好书# #自醒# #拓宽大脑思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