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们以前以为的某些「迷信」,只是我们的一种误解,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实际用

墨者在此 2024-09-21 11:07:36

可能我们以前以为的某些「迷信」,只是我们的一种误解,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实际用法是怎样的

比如中国存在着万年历,某年某月某日益婚丧嫁娶都会写出来,还有根据人的生辰八字就能算出命数

我猜这些很可能是一种目前应该已经失传了的技术

这种技术是古人应该认为人的社会生活也存在着一种自然规律,会有灾祸还是有吉事,应该也都会有某种规律在其中

为了研究这种规律,古人就需要构造一套模型,然后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这套模型,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它,最后达到越来越逼近规律

在「睡虎地秦简」中,就有两种「日书」,甲种(图二~图六)与乙种(图七~图九),非常明显的,它们是非常早期的一种万年历,只是还相对比较粗疏,只对12个月和一些特殊的日子给出了吉凶预测

但是,我认为既然有两种,那么很可能说明当时秦国应该是有人正在优化一种模型,只是会把它分发给基层官员使用。官员们都是懂文字的,他们可以对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进行反馈,提交使用的反馈记录。是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数据模型....

然后对模型修改之后再下发进行检测....

可能在后来,比如在隋唐时期,很可能就达到非常完善的状态了,我指的是现在使用的万家历和命理学很有可能是唐代就定型了的,后来可能就失传这种技术了,无人再懂了,没有人可以再改进它,优化它了,反而以为就按这样一套一直沿用就可以了

这显然是与先秦古人的格致学方法相悖的,他们认为规律是可以认知的,但是是需要不断的观测和改进理论,不断逼近规律才行的,而不是确定一套理论之后就不再检测和更新它了,后者是儒家和西方的认知,不是先秦格致家们的认知

至于为什么是唐代之后失传的呢?

因为现在儒家叙事的星图,就是唐代的了,是的,南宋时候儒家还非常自豪的把唐代的一个星图刻在石碑上....殊不知他用的应该已经是落伍的了,可能当时更新的星图在金朝...

再说回秦简的日书,在日书上,我们可以发现,楚国其实已经把十二个月分别对应了一个星宿,这很可能后来就发展成了黄道十二宫的概念了,这可能也是在唐代达成的

而且,日书中已经把一天分成了十二时辰,也就是至少在 2200 年前,古人已经按十二时辰计时了

.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