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钱学森在研发东风二号导弹时,发现射程不够,几乎所有人都建议要加更多的

乐天派小饼干 2024-09-24 09:24:33

1964年,钱学森在研发东风二号导弹时,发现射程不够,几乎所有人都建议要加更多的助燃剂。但这时,一个小伙子站起来说:应该减少600kg助燃剂才对。此话一出,全场都在嘲笑他,可钱学森却眼前一亮:好办法! 1964年,中国西北戈壁滩,当DF二号导弹在1200公里外的目标上炸响后,现场爆发出的掌声和欢呼声几乎要掀翻这片寂静了许久的荒凉之地。 谁都不会想到,这枚承载着国人期盼的“争气弹”,几个月前却深陷技术困境,而破局的关键,竟是一位年轻科学家的大胆质疑。 时间回到几个月前,东风二号导弹的研发工作进入了关键阶段,可是,一系列的测试结果却如同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每一位科研人员的心头:射程,始终不够! 为了尽快突破技术瓶颈,钱学森紧急召集团队核心成员召开会议,试图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仿佛凝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桌上堆满了图纸、数据,每一个人都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着解决方案。 “增加助燃剂!”几乎所有专家都提出了相同的建议,在他们看来,射程不足,归根结底还是推力不够,而增加燃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但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方案,却让时任团队核心成员的王永志陷入了沉思,他反复推演着各项数据,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性。 “如果... ...减少燃料呢?”一个奇怪的想法突然间在脑中窜了出来。 会议室里,专家们仍在激烈地争论着增加燃料的方案细节,王永志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 “大家听我说,如果如果我们反其道行之呢?简单说,就是不仅不增加燃料,反而减去一些导弹内的燃料!” 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难以置信地望着这位年轻的科学家,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不解。 “减少燃料?这怎么可能行得通!”一位工程师忍不住质疑道。 面对质疑,王永志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各位前辈,我们是否忽略了一个问题——热胀冷缩?” “在高温环境下,燃料会加速挥发,这会导致导弹实际携带的燃料减少,推力不足,如果我们减少一部分燃料,导弹的总重量也会减轻,更轻的重量能提高燃料与氧化剂的催化效率,最终反而可以增加射程。” 王永志的解释,让在场的专家们陷入了沉思,他们仔细分析着王永志的推演过程,试图找到其中的逻辑漏洞。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钱学森,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王永志,脸上逐渐浮现出一丝赞赏。 “这个想法或许真的能成功,我们可以试试!”钱学森说道。 尽管心中仍有疑虑,但出于对钱学森的信任和对新思路的渴望,团队成员们决定放手一搏,按照王永志的方案对导弹进行改进。 接下来的日子里,所有的科学家都在紧张的实验和改进中,一次又一次的计算、模拟、测试,每一项工作都不能出现半点差池。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再次竖立在发射架上,直指苍穹,这一次,它能否肩负着国人的期望,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预定的目标? 随着倒计时结束,火箭腾空而起,火焰的推进声穿透戈壁滩,东风二号导弹,如同一条巨龙,腾空而起,直插云霄。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锁定着这枚承载着希望的“火龙”,心弦随着它的轨迹不断绷紧。   终于,无线电里传来指挥中心激动的声音:“中了!我们成功了!射程1200公里!” 这一刻,所有的压力和焦虑都化作了喜悦的泪水,王永志的“逆向思维”,最终获得了胜利! 王永志,这位在关键时刻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年轻科学家,也从此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航天人生。 从东风二号导弹到长征二号火箭,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王永志的名字,始终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他用一生践行着“创新”二字的真谛,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永志的故事,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里无数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的缩影,他们或许默默无闻,但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文章信源:新华网,2022.08.06,《老院士回忆东风二号导弹研制的艰辛》)

0 阅读: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