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居然上了60次热搜

情感老梁 2024-09-24 12:27:24
16岁拿奖,17岁在《人民日报》发稿时,我从未想过自己能坚持「写字」这件事如此之久。 去年8月,我撰写的稿件在同一个月内三次登上热搜主榜。单篇热搜第一,两篇热搜前二十。单篇转发最多时超过30万,单篇阅读量最高时超过两亿。 前几天到北京出差,有相熟的媒体朋友告诉我,你个人的指数在过去一年增长了200%,一个人占据整个领域百分之一的热搜。月度数据甚至高过部分明星。 这很好。但却不是最令人引以为豪的部分。 过去看李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她有些厌恶初期写作的自己,因为她知道,自己一直在有意识地讨好读者。我同样有相似的感受。我从太早的时候知道自己能够依靠「写作」赚到钱,所以这些年一直在追着热点跑。 21年从合伙的营销号公司退股撤出时,我在想,我不能再继续做这样的生意了,哪怕它再赚钱。我惧怕那个能够熟练地在十秒之内想出“吸睛”标题的自己,更惧怕面对任何新闻事件和一个人活生生的遭遇时,也要在24小时内将其概括为一个可以且“需要追逐”的符号的时刻。 退股、离职后的那几个月内,我怀着巨大的憧憬,短暂地进入过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过,负责媒体商业内容的撰写。那时候我们公司的大群里有一个专门做统计与数据分析的小组,他们负责爬每一天的互联网热点,事件、文章,以及当日的热搜。这些文章和文章之后的热点数据会在每一天上班的第一个小时之内给到所有人,以供参考。 我讨厌这些流程。讨厌网感,讨厌爆文,更讨厌用一套所谓被总结的经验逻辑去书写每一个具体的人的故事。这些年,我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在于关系,而故事的美妙之处则在于,当你由一个具体的人的个体微小经验出发,却能收获通往四面八方的可能。 广阔的天地之外,天涯共此邻。始终有人会因为个体的故事产生群体的、相似的共鸣。 我想,至少在过去的这一年内,我用我的书写经历证明了一些事——真诚地写作在任何时候都仍然存在被关注的余地。扁平快的内容固然能获得巨大的声量,但仍然有人在关心月球的背面,事物的两级,亦或初升的皎月下,隐藏于阴翳一隅的人。 这世界,“有人讲波兰语,有人讲德语, 唯有眼泪是世界性的。伤口没有愈合,它们拥有长久的记忆。 ”无论如何,仍然有人愿意看见不同境遇中的眼泪。 这是真的。

0 阅读:1

评论列表

Cerlin

Cerlin

1
2024-09-25 00:10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正是为了庆祝一位女士凭实力获得了她所拥有的一切。让我们共同举杯,祝愿她未来的职业生涯一片光明!Congrats!

美凌格

美凌格

1
2024-09-25 00:36

每次在三号厅看完文章很喜欢想看看作者是谁的时候,每次往上拉都看到梁州两个字

锦鲤

锦鲤

1
2024-09-25 00:21

好厉害呀姐姐

情感老梁

情感老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