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点小鹏最新的端到端共创 1.0 版本的体验感受。
先说明一下,这个版本我现在只开了大概 50+ km,所以只分享相比老版本变化比较明显的地方,并不是一个总体的评价。
明显感受到有提升的地方:
1. 纵向的控制舒适性极大程度提升。
以前基本每 2-3 km 就会有一次不舒服的减速,就是减速 g 值瞬间拉到 -0.3 g 以上。
但是现在这个版本,就我这 50+ km 开下来,基本没有重刹了,整体舒适性大幅提升。
这点之前在北美体验 FSD 的时候,一直在夸 FSD 的加减速舒服,而且预告了 XNGP 后面大版本的更新,舒适性会有很大变化。
不过体验的细节上,偶尔跟车距离会比较近,这个会让驾驶员比较紧张,需要适应一下。
这个也有可能和我华子智驾开得多有关系。
华子的智驾前向给人的安心感非常足,对跟车距离守得比较严,弊端就是堵车跟车的时候,偶尔会刹得比较重,经常会让我担心后面的车会不会追尾。
但是鹏子现在这个版本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反而是偶尔会觉得前向距离太极限了。
总体来说脚法上非常老司机,哪怕有重刹也基本是有一个逐渐逐渐深踩的过程,不是瞬间重刹。
2. 有连续变道能力
在上海经常会有类似第二个视频这种,左拐完了,60 米内立马需要进辅路的情况。
这个场景一方面需要有你有极强的变道能力,能在很短的距离内,连续变 2-3 次道,进入辅路入口。(具体是 2 次还是三次取决于拐弯拐到哪条车道)
另一方面看系统在开的时候会不会有前后的逻辑思考,就是在上个路口考虑下个路口需要怎么做。
如果拐过来 50 米要走最右侧,我是不是应该再拐的时候就拐到靠右的车道。
鹏子在这个地方表现还不错,虽然拐到左二车道,但是连续 2 次变道,顺利进入,而且哪怕后面有车,这 2 次变道也很连贯。
这个路口之前我也试过阿维塔的 ADS 2.0 和理想端到端的第一个版本,视频可以看这个:[]()
华子 2.0 就很强,两次变道进入最右侧车道,但是系统需要先完成一次变道,把车摆正,再发起第二次变道。
你要从法规的角度来看,ADS 2.0 这么变是最标准的,但是所有人在这个口都是连续变,不这么变就很有可能压实线。
两次变道完成之后也可以看出,进辅路的时候是压着点实线进的。
理想和小鹏的端到端二连变道中间没有停顿,进的更顺一点。
ADS 3.0 在这个路口我也试过了,在左拐的时候系统就会非常坚定的走左二的左拐车道,然后直接拐到最右侧车道。
3. 有前后的逻辑思考,在上个路口考虑下个路口需要怎么做。
这个点还需要多验证一下,上面这个路口其实就是这个场景,没有体现出来。
但是在第三个视频这个路口,距离更极限的场景,系统直接拐到上高架的地方了。
这个路口也是我以前开其他城区智驾必接管的一个点,因为这个路口通常车流量比较大,如果没有第一时间直接拐到高架上,基本就很难再并进去了。
说完了这些感觉明显提升的地方,再说一个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老版本小鹏的绕行能力其实就比较一般,现在这个版本对于绕行特征比较明显的场景,绕行的能力是更强了。
但是一些相对复杂的场景需要博弈的整体还是比较谨慎的,基本上都是优先刹车,而不是优先绕行。
剩下其他的体验等我再开一开再来和大家分享。
#小鹏AI智驾竟然学会了人类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