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先民吃大米饭从哪时开始的? 泰伯奔吴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距今3100多年左右。 人们都知道,泰伯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作文明,邦助太湖平原上的吴地先民从事稻作生产、种桑养蚕……。 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到过冮南考察,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江南地广人稀,……或火耕而水耨”。 东汉史学家赵晔写的《吴越春秋》记载:“勾践13年(公元前480年)吴王夫差曾一次就贷给越国稻谷“万石”,可知吴国余粮之丰,足见吴地水稻生产已达到相当规模。 汉代两位史学家在论述吴国稻谷生产之差距如此之大?是不是泰伯邦助吴地先民改进了稻作生产所致? 泰伯来自中原地区,当时陕西还没有种水稻,那来的先进稻作技艺,反之泰伯在吴地到是吃到了香喷喷的大米饭,看到了稻花香里盼丰年,听到蛙声一片;秋时珠亮藏家,可口不虚夸! 带着好奇心想看看太湖平原上水稻究竟何时开始种植的?查看太湖平原上水稻考古发现与种植水稻有关遗物更能说明问题。 稻谷属于禾本科,是单子叶植物网禾本目的一个科。其特征是植株直立、叶片狹长、根茎发达、易分糵、生长速度快,只要光照条件具备,水土肥料适宜,一年能产一熟到多熟。 据《吴地文化通史》讲:在一万年左右以前,太湖平原上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土壤肥沃、日光充足;高亢处草木丛生,低洼处沼泽莽莽,水泽边岸,先民们看到了一穗穗金光闪灿的稻穗,便随手采摘了在长期自然进化中的野生稻谷,去壳煮熟后食用,味觉又香又醇,因为大米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成份,先民们自感选到了最理想的食物。 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有意采摘了野生稻的种子进行散抪试种,看到这些种子发芽生根和自然生长,到秋季又长出了稻谷,太湖平原上的稻作文化从此开始起步了。 马家浜文化期(距今7000—6000年),在桐乡罗家角遗址的夹碳陶的胎壁中夹杂着大量稻谷碎屑,经c14测定距今约7100年;吴县草鞋山遗址发现有结成团块的碳化梗稻和籼稻,经测已有6000年历史,同时还发现了加工稻谷为大米的陶杵;同时在常州圩墩遗址、苏州越城遗址中都发掘到了稻谷。 在崧泽文化期(距今6000—5000年),在淀山湖畔的青浦境内发现籼稻谷、稻米、稻叶等。 在良诸文化期(距今5000—4000年),无锡仙蠡墩遗址发现成堆的梗稻稻壳、无锡锡山公园遗址发现稻谷凝块、无锡施墩遗址也发现稻谷;吴县摇城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古井中清理出数十粒稻谷。 在新石器时代,太湖平原上人口稀少,土地刚刚另星开发,种植水稻的水田只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吴县草鞋山遗址发掘出6000年前的古稻田遗址多块,但面积都不大;当时种稻也简单,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除草、施肥、灌溉等技术还处于萌芽状态。 到了良渚文化时期,遗址中发现了翻土的石犁,割稻用的石镰(只割稻穗),稻杆放火烧了,除草施肥也开始了;在遗址中也发现有其它农作物,如苧麻、豆类等,还发现牛骨、猪骨、鱼骨等,涚明先民们既从事农作,兼做饲养业,食用品已比较丰富,生话开始好转。 到泰伯奔吴时代,泰伯与先民们从事稻作生产,种桑养蚕,开人工运河等,单家独户的自然经济开始发展。 到汉代稻作文化才出现育秧移栽、农家肥入田、水牛耕田、戽水工具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