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由来? 话说,明朝时封地在广西桂林的靖江王爷仗着自己地位高,常常命奴仆在街上放狗咬人,以此为乐。 有一天,恶犬正撕咬着一名秀才,眼看着秀才就要被咬死了,周围的人都无动于衷,只有一名屠夫看不下去了,上去将狗头砍下救了秀才命。 奴仆一看自己家的狗死了,气愤地把屠夫抓起来送到了官府,想判他死罪。 当时,曹学佺刚上任,了解事情的经过,果断判屠夫无罪,并要求对方赔偿秀才的医药费,结果对方要求再审,没想到的是,这公堂之上秀才竟然改口说—自己和那些人是在开玩笑,还要求屠夫给狗偿命。 曹学佺听后生气的说:屠夫救了你一命你不思回报,反而置他于死地,说完就让手下动刑,秀才挨不过,终于承认自己是收了钱做了假口供,真相这才大白天下。 曹学佺十分气愤,提笔这下了这句干古名句: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曹学佺是福建福州府侯官县洪塘乡人,毕生好学,对文学、诗词、地理、天文、禅理、音律、诸子百家等都有研究,尤其工于诗词。万历二十三年,21岁的曹学佺高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右参政、按察使、广西右参议等职。“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一联,就是创作于他广西任职期间。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由来? 话说,明朝时封地在广西桂林的靖江王
趋说世界史
2024-09-28 11:44:3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