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安禄山?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以前唐帝国最出色的节度使。 首先来

博览群书名字 2024-09-30 15:16:28

如何客观评价安禄山?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以前唐帝国最出色的节度使。 首先来说,范阳节度使在当时绝对绝对绝对不是什么好差使。 如果真是一个“好差使”,还能轮到在朝中毫无根基的安禄山吗? 王忠嗣不早空降幽州了? 正是因为范阳节度使是当时很鸡肋的,甚至是一个“既要又要”的职务,所以才能轮到安禄山。 要搞清楚这一点,首先要搞清楚天宝年间唐帝国以及周边的国际形势。 当时唐帝国正竭尽全力和吐蕃帝国在西北进行战略拉锯,根本没有更多的资源和兵力投放到其他地区, 唐帝国当时有多窘迫? 南诏入侵时,唐玄宗甚至派不出一支精锐的武装力量去四川讨伐,只能被迫征发大量“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的壮丁去四川“填坑”。 这一点还不如北宋呢。 好歹方腊起义的时候,北宋国际形势至少可以把西军抽调到江南镇压起义。 这种情况下,唐帝国在天宝年间承受得起北部边境契丹人和奚族人直接杀进河北的情况吗? 承受不起。 那么,唐帝国能不能在河北大设折冲府,在河北大兴府兵,以充实北部防线呢? 很可惜,不能。 契丹人入寇要防,河北人更要提防。 按照孟宪实先生的说法,自武则天时代开始,虽然契丹屡次入寇河北,但是唐帝国始终没有在河北增设折冲府,而是采取广设“团结兵”的方式。 团结兵并不是脱产的士兵,更不是府兵这种源自军事封建制度下的职业武士,而是一种对于农民来说纯属徭役负担的“民兵”组织。 当团结兵是没有钱挣的,顶多在春秋地方衙门发点酱菜,农闲时还要训练。 团结兵的战斗力如何?至少从《新丰折臂翁》这首诗看,没怎么训练过的壮丁战斗力都堪忧。 唐帝国不得不在北部防线军力部署上采取“少量精锐军镇与大量归附唐帝国游牧部落义务兵”的方式。 安禄山范阳节度使九万人军费开支低于只有三万人的剑南节度使,可以说明范阳镇里真正拿工资的军人少,大量是归附部落不用给薪水的义务兵。 不然不能解释九万人开支少于三万人,除非安禄山用自己的俸禄帮唐帝国养兵;可这不是明晃晃找死行为吗? 正因为唐帝国北部防线“正兵少+城傍多”的特点就要求作为北部防线的主官,必须要理解和尊重这些依附唐帝国的游牧部落酋长们。 最低限度不能羞辱他们。 更不能再次搞出“孙万斩、李尽灭”事件出来。 但是,同时,也必须保证这位主官忠于唐帝国,不会成了“反向带路党”。 而且其能力还要能足够威慑契丹和奚族人。 还有比粟特人出身的安禄山更合适的人选吗? 他精通突厥语、契丹语、汉语,同时粟特人无论生活习惯还是文化传承、精神信仰都和契丹人格格不入,不存在“被拉过去”的可能; 而特人长年在唐帝国经商,算是唐帝国境内“汉化”程度相当高的少数民族了。 并且,年轻的时候安禄山还以骁勇能打闻名。 事实上,安禄山担任范阳节度使后北部边境很安静,契丹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入寇。 唐玄宗再也没有把宗室女嫁给契丹、奚族部落酋长了。 俗话说得好,被提前消弭的危机往往不被认为是危机。 因为安禄山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这才能保证唐帝国北部边境的安宁。 这也造成后世许多人认为安禄山没什么真本事,就靠溜须拍马哄骗唐玄宗上位的。 可后世在历史上素有“清名”的张弘靖克扣军饷、歧视士兵,逼反幽州镇说明了想成为一名让各方都满意的节度使并不容易。 然而安禄山做到了。

0 阅读: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