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早期•金龙项饰

坚持走路 2024-10-01 12:48:25
P1-4,金龙项饰,唐(契丹早期),通辽市博物馆 P5,龙形金项饰,晋,长128厘米,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出土 【P1-4,金龙项饰】 契丹早期 通长114厘米,直径0.5厘米,重79克。 1988年出土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满斗苏木。 金龙项饰,金龙形体瘦长,龙身通体用金丝精心编缀成绞索式管状空腔;龙须龙眼,龙嘴清晰可辨;其龙嘴大张,双目圆睁,龙须上扬,飘逸矫健,身躯卷曲;龙身可以自由扭动,盘曲自如,富有灵动浮游之感,造型生动离奇。 金龙项饰与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出土的兽头金项圈、内蒙古包头达茂旗出土的金龙项饰(P5)具有一定传承关系。可见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一样,以龙为信仰,视其为权力和富贵的象征。 契丹族建立政权后,统治者对外来文化实行了兼容并蓄的政策,辽代早、中期金银器不论是器形,还是纹饰、工艺,都刻上了唐代金银器艺术风格的深刻烙印。可知在契丹贵族阶层追求奢侈品风气的推动下,外来复杂先进的工艺技术被充分地吸收和发扬。 祥龙崇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龙型纹饰是中华文化经典符号,在中原地区影响深远。而地处北方的通辽地区契丹人对祥龙图案的广泛使用,既是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承继,也体现了对中原文化的吸收和认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