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军大授衔之前,彭老总跟陈赓两人却因为授衔的问题吵了起来,期间,彭德

爱吃凉历史 2024-10-03 11:17:29

1955年,全军大授衔之前,彭老总跟陈赓两人却因为授衔的问题吵了起来,期间,彭德怀怒吼道:我可是国防部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自从1950年起,解放军干部部已明确提出研究军衔制度的准备工作,并计划在第二年执行。 然而,随着朝鲜内战的爆发和国内局势的紧张,此项工作不得不暂时搁置。 当时,中央军委需兼顾对朝鲜战事的研究与预防蒋介石的反攻行动,故军衔制的研究与实施工作遭到推迟。 在朝鲜战场上,彭德怀将军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挥官,深感无军衔制度给指挥作战带来的诸多不便。 1951年国庆期间,彭将军特地向毛泽东主席发去电报,建议中国军队应实行军衔制,以便更有效地与其他军队交流与协作。 毛泽东接受了彭德怀的建议,归国后,彭将军便开始积极推动军衔制的准备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彭德怀虽支持军衔制,却也对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表示担忧。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订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撤回国内。 次年,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全军范围内同时实施征兵制度、薪金制度、军衔制度及勋章奖章制度。 彭德怀特别关注的薪金制度问题,主要是因为长期实行的供给制无法有效解决军人的家庭经济问题。 1954年12月,彭德怀和朱德联合主持了一场持续55天的高级军事干部会议,重点讨论了这些改革方案。 会议后,全军评定军衔的工作正式开始。彭德怀与罗荣桓肩负起这一历史任务,1955年8月,他们向全军下达了评定军衔的指示,标志着全军军衔评定工作的正式启动。 从会议结束之后,全军的军衔评定工作便开始了全面展开,持续到1955年才圆满结束。 彭德怀在监督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对包括自己侄子彭启超和自己的警卫员在内的军衔进行了调整。他决定降低侄子的军衔,而提升警卫员的军衔。 彭启超,参与了抗日战争并表现出色,自小兵晋升至营长,后被送至军工学校深造。 尽管按标准他有资格获得上尉军衔,但学习成绩不佳的他,被彭德怀了解到后,决定只授予其中尉军衔。 彭启超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被刻意压低了军衔。但彭德怀坚持认为,在军队中,即使是自己的亲属也应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强调军队的公平性和纪律性。 尽管学校和陈赓试图解释这是集体决定,彭德怀坚持认为,侄子的表现不足以匹配更高的军衔。 彭启超对军衔被压低一事感到非常不满,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甚至怀疑自己是被特意打压。 在得知真相后,他对彭德怀表示了不满,但彭德怀耐心解释道,作为彭家的一员,彭启超应该展示出超越常人的努力和坚持。 彭启超虽然一度气愤,但在陈赓的劝解下最终理解了彭德怀的良苦用心,并为之前的行为向彭德怀道歉。 彭德怀的警卫员景希珍在军衔评定过程中也遇到了挑战。 景希珍自新中国成立后便参加了解放战争,并展现了出色的战斗表现,后因表现优异而被派往朝鲜战场担任彭德怀的警卫。 在军衔评定时,他与评定办公室人员产生了冲突,彭德怀了解到后,亲自介入,确保了景希珍的经历和贡献得到公正的评估,并最终为他争取到了应得的军衔。 景希珍对于军衔的重视不如彭德怀,但彭德怀坚持认为,应得的荣誉是对个人历史和贡献的正当认可。 数年后,景希珍在彭德怀去世后,肩负着护送其骨灰返回北京的重任。 1978年的一个寒冷的早晨,景希珍正忙于准备前往北京参加已故老首长彭德怀的追悼会,这时接到中央军委办公厅的电话,命令他将彭总的骨灰从四川带至北京,飞机已在双流机场待命。 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令他震惊不已,他从未预料到会承担这样的责任,尤其是在彭总逝世多年后。 景希珍当即赶往成都军区。面对彭总的骨灰盒,景希珍情绪激动,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与彭德怀共事的往事,感慨万千。 景希珍与彭德怀的关系始于1950年秋,当时他还是一名19岁的青年军官,从侦察参谋的岗位被突然调往北京。 出发前,军区参谋长交给他一封重要信件,要他交给北京的陈赓同志,并嘱咐他必须严格保密。 然而,因为严守秘密的指令,他在西安误下飞机,导致一系列的误解和误会,最终他在当地军方的帮助下乘火车抵达北京。 在北京不久,景希珍被告知前往朝鲜战场,他原以为会继续从事侦察参谋工作,未料被分配为彭德怀的警卫。 此消息让他既惊讶又紧张,因为彭德怀的大名如雷贯耳,他担心自己的文化水平和能力是否能胜任这一重要角色。 初到朝鲜,景希珍被告知先不要见彭老总,这让他感到困惑不解。 几天后,在警卫员鄄友才的引领下,他第一次见到了彭德怀,只是简单的几个眼神交流就足以让景希珍感受到彭总的威严和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景希珍逐渐融入这个角色,彭德怀不仅是他的首长,也成了他的教导者。彭老总的幽默和随和,使得两人的关系逐渐深厚。 参考资料:张嘉升.无私大爱彭德怀[J].湘潮,2021,(02):26-28.

0 阅读: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