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于二战末期的可变后掠翼技术,在60年代风靡全球,一大批经典战斗机纷纷使用可变机翼技术。在比较知名的型号中,有美国的F-111和F-14,苏联的Su-17(基于早期后掠翼的苏霍伊Su-7)、Tu-22M(基于图波列夫Tu-22)、米格-23和Su-24,欧洲的代表则是由英德意联合研制的“狂风”。到了冷战末期,可变后掠翼技术进化到了最高水平,代表机型是美国的B-1“枪骑兵”和前苏联的图-160。 但70年代之后,再也没有新设计的战机使用可变后掠翼,这种风靡一时的技术似乎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背后的深层原因有: 一、新一代战机追求机动性,对速度的要求下降。比如90年代的F/A-18E/F,极速只有1.6马赫,军方也能欣然接受。军方对战机速度的要求低了,利用可变后掠翼来降低阻力,也就不再重要。 二、计算机技术进步后,人们可以设计出应对低速的先进翼面。加上扰流板、前缘机动襟翼等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机翼设计也不一定要用可变后掠翼了。 三、发动机技术取得突破。70年代后,战斗机的推力比以往有了大幅提升,推重比大于1的战机成为主流。所谓“力大砖飞”,当推力足够大时,就算气动阻力不变,战斗机也能做到超音速巡航。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F-22。 四、隐身成了战机必选项,而可变后掠翼会降低隐身效果。 五、可变后掠翼结构复杂(以F-14的翼盒为极端代表),不但更容易故障,后勤的维修成本也太高。 然而,可变后掠翼虽然逐渐淡出,但并没有被完全取代,新的概念战机还在利用新材料改进这一技术。毋庸置疑的是,可变后掠翼的确具有优秀的性能,比如取代F-14的F/A-18,在有效载荷和航程上都大幅降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二者机翼设计上的区别。 #揭秘歼击机风采# #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