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与司马光谁对谁错? 当然是司马光。 北宋当时缺钱。按司马光的办法是三冗

小路哥说历史 2024-10-09 15:59:36

王安石与司马光谁对谁错?

当然是司马光。

北宋当时缺钱。按司马光的办法是三冗问题,节流就行。

但王安石选择来源。

如果王安石老老实实加税,那个危害还小。但他倒好,钱想捞,但有不想担骂名,然后就搞出了骚操作。稍有点经济常识的就知道王安石的办法就是死路一条。

1、青苗法

这个方法看上去没啥问题,政府借钱给农民,利息低于市场。农民得利了,政府也得利了。但是想的美。

利息是市场风险决定的,为啥当时给农民的贷款都是高利贷,因为给农民贷款风险太高。如果歉收你贷款会收不回来,如果丰收,粮食价格大跌,你贷款同样难以收回来。你想赚钱一定要利息足够覆盖掉赖账的人的损失。但利息又不能太高,因为只要有钱就可以放贷,你利息40%,如果有人利息30%,就不会有人找你借钱了,人家都去找30%的了,哪怕30%的本金不足,他也可以挑选又充足还款能力的优质借款者,轮到你的都是难以还上钱的。所以市场上的所谓高利贷利息都是市场上借贷双方博弈决定的。

但政府规定一个利息,看似比市场上利息便宜了,但实际上这个利息是有风险的,一旦农民还不起,损失的就是政府。王安石是赚钱的不是做慈善的。他规定了每年必须贷款的数额,还规定不能出现坏账。哪怕现代银行都没这个本事。而且官员都是流官,对当地情况特别是谁有还款能力根本没有高利贷者清楚。不能出现坏账又必须把钱贷出去,那官员只能利用权力只能挨家挨户的收利息税了,我压根不把钱借出去,跟辖区把利息摊牌下去就行了。

2、免役法

以前穷人是不用服徭役的,但王安石改收钱了。而且是不分贫富一律收钱。要知道之前富人是可以花钱雇佣人代他们服役的,穷人也愿意靠这个挣钱,他们本来就不用服役,服徭役还可以挣钱。但王安石这么一改,穷人钱挣不到了,还必须交钱。

如果这样还就罢了,关键是免役钱绝大多数被中央收走了。地方真遇到事了,那不然继续征发徭役,管你有没有交过钱,要么多收钱。

3、农田水利法

表面上修水力是有好处的。但王安石是挣钱的,不是花钱的。你不出钱,要地方修水利,还作为绩效考核。地方官能怎么办,难道自己贴钱。那简单,加税征发徭役呗。至于修的水利有没有用,划不划算,这关我官员什么事,我修了达到绩效就行了。至于给老百姓加重负担,那关我什么事。

4、方田均税法

让官员清丈土地订立土质的好坏。你觉得官员会去清查官员豪强的土地吗,不会他只会清查农民土地,甚至为体现政绩,故意多报土地,算在农民头上。至于土质好坏,放心老爷的地一定是土质最坏的,农民的地一定是土质最好的。

5、市易均输法

官府相对商人本来就是效率非常低的,你让他们做生意,他们肯定做不过商人的。但王安石是要赚钱的,怎么办,只有用权力力垄断市场,进行强买强卖。不但破坏了市场,关键是挣得那点钱只有商业税的16.65%,这还没有计算市易务增加的官吏每年付出的工资。由此可见得不偿失,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宋朝的商业发展遭受沉重打击

6、保甲法

王安石用2丁抽1丁进行军事训练,想着训练一支军队,但这家伙想强兵又不想花钱,保丁训练量巨大,又没收入,这帮人纷纷自残。训练出来的所谓军队士气低落,有没收入,只能纷纷落草为寇。

7、保马法

说白了就是政府让民间养马。这个和文景时期民间养马不一样,文景时期政府是给养马户钱和粮食的。但王安石不给,如果马生病和死亡,还要人家赔。这谁受得了。关键是战马需要训练,民间养马缺乏训练,还不如官营马场,要只带文景时骑兵没有马镫,大部分骑兵马只是代步工具,到了目的地还是要下马步战的。但东晋早就有了马镫,此时马就不能放在民间养了,必须专人训练了。

8、将兵法

以前禁军好歹要轮流去边疆打仗,这使得禁军还有一定这战斗力,现在将兵法,军队不更戍了。除西军外全国军队迅速腐化。西军迅速军阀化。

9、改革科举

王安石的改革直接把自己对经典的批注三经新义作为科举内容。说白了即使夹带私货,幸亏废除了,否则他会把全部官场变成自己的。

如果不是司马光废除新法,北宋恐怕早亡了。

0 阅读: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