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2年,施琅收复台湾后,成了最大的包租公,康熙皇帝拿他没有办法,任由施琅留下了后代200年也花不完的遗产。 清康熙年间,施琅的地位无人可撼。他凭一己之力平定台湾,受封靖海将军。 然而,这位功臣背后却隐藏着隐忧:他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不仅建立了对清廷的忠诚,还为自己及家族争取到了巨大的利益。 这种利益并非仅仅是金银财宝,而是通过清廷赏赐的田地、商贸特权,以及对台湾的全面掌控,施琅一家俨然成为一方巨擘。 清廷内部对此分歧颇大。大学士索额图曾多次上奏,暗指施琅“手握重权而不知节制”,但康熙帝的态度却暧昧不明。 他深知,如果没有施琅,台湾难保;可若施琅的势力再进一步,朝廷的平衡则可能被打破。 于是,康熙在施琅归朝述职之际,召见他于乾清宫,冷不防问道:“施爱卿若无台湾,该如何保天下?” 施琅一愣,随即俯身答道:“臣守台湾,乃为皇上守天下。”虽是恭顺之语,但康熙却捕捉到了他眼中的一抹得意。 施琅回到福建后,立即着手强化对台湾的控制。 他对当地豪强进行清算,重划土地,授予心腹;对地方税赋则层层剥削,使大量财富源源不断流入自家库房。 而台湾百姓怨声载道,却无人敢言。施琅的势力越发膨胀,这让朝廷越发感到不安。 康熙帝开始布置“削权”计划。他命皇侄允禔秘密前往福建调查施琅的家族势力。 允禔到达台湾后,发现施琅的势力已渗透到民生的方方面面:从盐税到渔业,无不由施氏家族控制。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施琅的儿子施世骐已经开始以台湾为基础,招募民兵训练水师,仿佛在为一场“大计”蓄势。 这让允禔深感不安。他立即将这些发现密奏康熙,言辞中不乏对施琅的指责:“施氏若不早制,恐成第二吴三桂。” 康熙看完奏折后久久沉思。他不仅要考虑如何对付施琅,更要思考如何在不引发动乱的情况下,巧妙地削弱他的势力。 康熙帝表面上仍对施琅信任有加,甚至在公开场合加封他为“靖远侯”,以示恩宠。但暗中,他派心腹密令施世骐入京述职,并借机软禁于京城,试探施琅的反应。 施琅得知消息后,心如刀绞。一边是忠于清廷的誓言,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他在深夜灯下,望着墙上悬挂的“靖海将军”大印陷入沉思。 妻子劝他忍让,以免连累家族,但施琅却一言不发。他知道,康熙是在向他传递一个信号:施氏家族不能再扩张,否则必将覆灭。 几日后,施琅决定亲赴京城面见康熙。他带上自己的家族账册,呈上一份“自请削权”的奏折,请求将台湾部分土地及商业权归还朝廷,同时上书请辞。 然而,施琅却在奏折中巧妙地附上了他对台湾治理的功劳与未来规划,暗示“若无施氏,台湾恐难稳固”。 康熙看完后,面色复杂。他赞扬施琅的忠诚,却在心中暗自决定,将削权的行动延迟至施琅百年之后再逐步展开。 施琅回到台湾后,逐步交出部分权力,但他的家族依然富甲一方。 200年的遗产传说并非虚构:通过土地、贸易和特殊的赋税减免,施氏家族在清朝的统治下如日中天。 然而,随着清廷对地方权力的全面收紧,施家在雍正年间被彻底削弱,家族成员被迫迁往内地。 至此,这个曾经掌控台湾的巨擘终于归于平凡。 施琅的一生,是清廷与地方权力博弈的缩影。他的忠诚值得称颂,但他的野心也令人警醒。 在一场场权力游戏中,他赢得了荣耀,却也留下了隐患。 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历史,更是权力与制度之间永恒的角力。 从施琅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复杂的忠诚:既有为国效力的无私,也有为家族谋划的私心。 而康熙帝的处理方式,则展现了古代帝王智慧:不急不躁,善于利用时间化解危机。这种智慧,或许正是清朝能延续数百年的原因之一。
施琅家族在晋江,泉州一代仍然是名门望族,非常有钱,晋江很多企业,地产都有施家背后的影子。
配图这个民国警察,是施琅的孙子?
皇侄允禔[哈哈笑]
康熙处理施琅成熟了,他早年要是这样处理吴三桂也这样的话,就不会造成那么多的生灵涂炭。
这就是清朝没有海军的苦楚。直到别人时几熟把自己端起来吃了。
施琅是大汉奸+大叛徒!
清朝为国家版图做出卓越贡献
要人还是要财
郑成功带去了大量漳州人,施琅带去了大量泉州人,施琅进驻台湾后抢夺了大量漳州人的土地赐给泉州人,造成了百年之久的漳泉械斗死伤了很多百姓。
施琅上书说我要干日本!永绝后患。给康熙否了。
汉奸的保命之道
节变两次也有忠诚?
施琅是国家和民族功臣,人生赢家。
他不是全家都被郑经杀了么?后来生的?
泉州出了两个大汉奸!洪承畴与施琅!
以前在台企的老板叫施太郎,弟弟施大郎,三弟施二郎不知道是不是施家后人。
这种人早该死了。很喜欢网络小说《草清》,施氏在主角一击之下崩溃。
削军阀,稳定国家,国泰民安,没有错。
清朝有数百年吗?瞎说!
大汉奸
施公案
施耐庵的后代
大汉奸施琅
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