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时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确定了引洮河水上董志塬的计划,这就是“

紫蓝谈社会新闻 2024-10-13 15:58:09

1958年2月,时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确定了引洮河水上董志塬的计划,这就是“引洮工程”。耗时两年半,投入1.6亿元,耗费民工6000万个工作日,结果却一亩地都没浇水,为啥? 吃水难,用水难。这是60年代陕甘宁地区的常态。   这里,年均降雨量不足4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400多毫米。春夏之际,小麦苗儿渴望着甘露,却只能在干裂的土地上无助地挣扎。村民们望着空空如也的河道,脸上写满了无奈。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一个叫董志塬的地方。尽管这里土地肥沃,号称"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但缺水却成了横亘在这里农业发展面前的一道天堑。   当地百姓世代以水窖蓄水为生。每逢雨季,他们就在家中挖上一两口水窖,将雨水积存起来,以备农田灌溉和生活所需。   水窖深几米,坑底四周用红土夯实防渗,每口水窖可存5至10立方米的水。久而久之,当地人论及一个家庭是否殷实,看的不是粮仓里的余粮,而是水窖里的蓄水。   但即便有水窖,人们的生活也并不宽裕。常年的干旱让庄稼歉收,许多人家仍然捉襟见肘,食不果腹。每年入冬前,总有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外地讨生活。   1958年初春,新调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的张仲良,带着中央的嘱托来到这片土地。为改变当地的贫穷落后面貌,他决心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有一番大作为。   在对陇中陇东地区的考察中,张仲良来到了董志塬。他与农民交谈,倾听他们对改变现状、过上好日子的期盼。   一位老农握着他的手,眼含热泪:"书记啊,我们这里啥都好,就是苦了没水啊!您可一定要想想办法啊!"   一趟考察,让张仲良看到了希望。他暗下决心:引水,是最根本的出路!   洮河,发源于青海省,是黄河上游的第一大支流。它流经甘肃中部地区,但一直没有被充分利用。张仲良与专家反复研究后认为,将洮河水引到董志塬,是彻底改变当地缺水状况的治本之策。   1958年2月11日,甘肃省委正式通过"引洮工程"计划:拟从洮河干流引水150立方米/秒,经过数百公里,最终到达董志塬。   计划灌溉面积1500万亩,建两座大型水库,总干渠水面宽40米,大型船舶可通行其上。落差发电,建几十座水电站,装机34万千瓦。   "旱地变水田,山顶稻花香。"宏伟的愿景,点燃了数百万陇原儿女的热情。各地民工纷纷响应号召,奔赴工地。在"水不上山不回家"的承诺中,十多万建设大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奋战。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引洮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问题重重。   急于求成的指挥部,采取了"三边"和"三分段"的冒进策略。勘测、设计、施工同步进行,长达数百公里的工程被切割成无数小段,各自为战。   没有通盘规划,设计随意更改。为避免隧洞施工,工程不得不绕道数十公里,遇到绝壁悬崖就地掘进,最深处达200多米。   数千民工在崖头上苦干数月,连个影子都看不见。眼看进度受阻,又不得不弃之采取隧洞。   技术人员捉襟见肘,关键问题无法攻克。边坡稳定、滑坡、渗漏……一个个棘手的难题,成了工程的"拦路虎"。有的已完工段,年久失修,坍塌殆尽。   为了完成任务,各级干部使出浑身解数,"人海战术"被推向极致。动员催征,强令民工"上阵",施工高峰时竟达16万人。   可质量却无法保障,安全事故频发。有的工地,饿死累死现象屡见不鲜。   1960年底,历经两年半的艰苦奋战,工程进度仅完成计划的8%,投入1.6亿元,耗费民工6000万个工作日。而应有的效益,却是"一亩地也没有浇上"。   面对接连不断的问题,张仲良一度陷入两难:要么坚持错误决策,要么承认失败教训。他选择了前者。   在一次会议上,面对质疑,张仲良强调:"引洮工程只准办好,不准办坏;只准加快,不准拖延!"   他并将工程与"共产主义风格"挂钩,将反对声音打为"右倾机会主义"。言语之间,个人意志凌驾一切;行政命令代替经济规律,群众怨声载道。   然而,再泱泱大国,也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车轮。不合时宜的"大跃进"终究难逃失败的命运。   1961年6月,"引洮工程"全线停工。   1962年3月,甘肃省委决定,正式叫停这一"宏伟战役"。   惨痛的教训,让人们开始反思:一位领导者的个人意志,怎能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一纸行政命令,怎能替代科学民主决策?   "引洮工程",曾寄托了千万陇原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将这份憧憬化为泡影。惨重的代价,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了难以弥补的创伤。   60年过去,陇原大地,滚滚黄河水,依旧奔腾不息。而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作为一段特殊年代的注脚,它昭示后人:奋斗需要理想,但更需要务实和科学;领导者要敢于担当,但更要尊重客观规律,倾听人民呼声。这,或许就是这段历史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参考资料:炎黄春秋——《半个世纪前,在甘肃造成大量死亡的引洮工程》

0 阅读:25575
评论列表
  • 2024-10-14 13:13

    很多人嘲笑甚至谩骂,却不知道,那个年代,为我国留下了大大小小数万水利工程服务到当今,成为了我国现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基础!

    用户13xxx27 回复: 火山
    哦,原来是自带干娘去的,自己都吃不饱还有什么干粮,时代啊!开辟那么多地,收粮了缴了那么多。种的人却饿得半死
    火山 回复:
    现在不发一分工资,让你利用农闲,自带干粮,义务去给国家搞建设,你去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和任务,别老留迷恋于过去的一切。
  • 2024-10-14 12:01

    以前生产队时农业建设是真积极,我们村子自己建提灌站把渠水抽到山顶水库。山地都成水浇地,山下的就更别说了水渠水井全是水浇地。一直用到2000年左右水渠没人管坏完了,电网改造后到地里机井的电线都没了,只能自带发电机水泵浇地

    用户16xxx53 回复:
    我们村建了两大一小三个水库。
  • 2024-10-14 08:15

    估计还是缺少建筑材料,技术水平差了一点,漏水就用水泥砌解决问题,但如果把水渠的标高搞错了,那就废了

    大鱼不上班 回复:
    组织管理,技术水平,材料设备,后勤保障都缺乏,行政意想天开。
  • 三洲 39
    2024-10-14 09:28

    若当时建议组织移民新疆开荒,建设新世界会更有效!

    用户10xxx97 回复:
    新疆建设兵团……
  • 有心 34
    2024-10-14 20:03

    我们这边的主要的水利工程还是六七十年代留下来的沟沟渠渠都是那个时候搞出来的。

  • 2024-10-15 07:42

    建国初期水库和水渠是最重点的工程,现在的我们还享受着当时留下的很多好处。大部分来说是很成功,难免会有一些不科学的烂尾项目,技术、资金和人员的不足也是当时的短板。

  • 2024-10-14 15:56

    亏脑袋想得出,那地方土质就和沙漠一样,再加上那时没机械,

  • 6689 20
    2024-10-15 22:10

    用现代的视角去评价不同时域的道道,难免出现误差。当时一根针线都非常金贵,大部分人都不识字,综合环境非常恶劣,想要干好一件事情,可不是说一说那么简单。

  • 时间 19
    2024-10-14 12:19

    当时技术太差

    用户21xxx27 回复:
    不是技术差,太急了
    海子 回复:
    当年五十年代什么技术都没有,修进藏公路,没有卫星导航定位,没有飞机空中测绘引导。全靠地质勘测队和商道,结果死伤不少人,还是有几条路修错方向,然后再重修,太困难,太艰苦了,太危险了。
  • 2024-10-15 07:42

    看看红旗渠,一个技术员就搞定了,要相信科学,不能蛮干

  • 2024-10-14 16:40

    一声叹息.…

  • 2024-10-14 19:14

    一码归一码

  • 2024-10-15 11:40

    你就好好编吧

  • 2024-10-14 19:50

    我还以为终点比起点高几米呢

  • An 4
    2024-10-16 07:46

    靠手提肩挑,睡泥地垫稻草,修了无数水库塘湖渡槽,才有那么多稻田。

  • 2024-10-16 10:28

    现在现代化设备应该可以吧!

  • 2024-10-16 21:58

    我们父母当时也去运河水库干过,全村青壮年都去,经常说这个。经市区的几十公里运河都是人海战术搞出来的!

  • 2024-10-16 13:20

    没有文化真可怕

  • 2024-10-14 16:08

    不知己知彼。

  • 2024-10-16 12:15

    如果那个工程建成了,甘肃东部地区也许就没有现在那么缺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