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 刚听与辉同行的鹏鹏在“好读书”栏目讲钱学森,其中提到了钱先生在上海交大读书时的一个小故事。 说是有一次考试,大家成绩都不好,而钱先生却考了100分。卷子发下来后,钱先生发现他有道题的答案有瑕疵,把“Ns”写成了“N”,严格讲他不应该得100分。于是他就去找老师,说明情况,老师就在“100”上划了一道线,给出了96分。因此,老师觉得钱先生淡泊名利,不计较分数;诚实坦然,实事求是,错了就是错了;是个品德优秀的学生,就把那张卷子留了下来。当然,当年老师并不可能知道钱先生会成为一代宗师。后来,钱先生出名了,学校建校史馆时,他把这张卷子捐给了学校…… 我曾经对如钱先生这类人是非常嫉妒的,他们家境殷实,能接受很好的教育,尚且能拿着庚子赔款远赴大洋彼岸学习。 但实事求是的讲,他们确实优秀,学习成绩非常好,更让人敬仰的是,他们许多人当年都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贫弱的国家,在一贫如洗、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日以继夜,不断尝试,开启我们国家一个学科,成就了国家强大的基业。 因为改分这件事,让我想起自己在读初一时,有一次考完试,老师让我们几个人录成绩。因为我考得比较好,她们几个都不怎么样。然后,她们在登录时就把自己的分都改高了,而且给我加了一分,我们就这样亵渎了老师对我们的信任。 我当时觉得老师信任我完全是因为成绩好,亏她们学习并不好,老师还那么喜欢她们,还做这样的事情。 可想而知,这件事就如窗户纸,甚至都不用调查,很快就被捅破了。 我记得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脱口而出的是:“你缺那一分吗?”是的,那一分对我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诠释“同流合污”这个词。我没有做任何解释,就那样低着头接受批评。 这件事我得到的就是“没有立场”这个评价。 我后来转学了,她们的后来我不得而知,当然我对她们的后来并没有兴趣。 我只是想说,一个在求学时期,过分关注成绩而不在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的人,将来一定会走在追名逐利的路上。 试想,当有一天国家利益需要她牺牲自己的利益时,她会怎么做呢?朋友说:“那些叛(P)国的人不可原谅!”
#秋日生活打卡季# 刚听与辉同行的鹏鹏在“好读书”栏目讲钱学森,其中提到了钱先生
三妮的小姐姐
2024-10-18 16:26: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