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十三年,左宗棠率军平定了陕甘回乱,随即凯旋班师。 同治七年,左宗棠进入陕西

文山聊武器 2024-10-19 13:37:58

清同治十三年,左宗棠率军平定了陕甘回乱,随即凯旋班师。 同治七年,左宗棠进入陕西,开始了恢复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工作。他的策略是“每收复一地,立即展开治理”,这一方针一直持续到光绪六年他离任。 由于陕甘总督通常兼任甘肃巡抚,甘肃的善后与重建主要由左宗棠负责。陕西的善后工作则由刘典、蒋志章、邵亨豫和谭钟麟等历任巡抚完成。特别是在陕西刚刚平定之际,左宗棠需要继续向西推进。朝廷因此指示刘典,全权负责陕西的灾后救助和民众安置等事务。 为了恢复战后的社会秩序,首先需要妥善处理回族民众的安置问题,包括那些已经投降、受抚或在战乱中受影响的群体。如果这些人的安置不当,可能会引发新的冲突。 当时,安置数量不多的陕西回族已面临挑战:除了西安城中土著的两三万人,他们还可能面临其他族群的排挤。为此,采取了“勿任杂处”的策略,即每接受一批投降者,立即安置一批。具体而言,将陕西的回族安置在甘肃的平凉、固原等地区。 战乱对人口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估算,同治年间的战争使陕西减少了约466万人,战后仅剩约900万。甘肃的人口损失更为惨重,约减少了1455.5万,只剩下495.5万。大量人口的死亡和流离失所导致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十余年的战争期间,陕甘两省至少有68个厅县和地区发生了粮荒,其中有11次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粮荒、饥荒和死亡形成了恶性循环,恢复农业生产因此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左宗棠等人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向农民无偿提供生产资料。他们划拨田地,发放种子和农具。每当甘肃收复一个郡县,就立即在那里发放耕牛、种子和赈粮。 这使得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回汉难民成为恢复生产的主要力量。由于战乱中耕牛大量被杀,左宗棠动用军费购买耕牛,耕牛不足就用驴、骡、骆驼等替代。 招募民众开垦荒地。陕西主要在渭北地区进行招垦,刘典派人具体负责,逐渐形成规模。邵亨豫接任陕西巡抚后,继续推进这一工作,北山地区的垦务面积已超过一半。 甘肃则采取了鼓励政策:凡是承垦荒地者,第一年免除全部田赋,第二年减半;新招募的垦户立即登记入籍,在科举考试方面不受年限限制。 兴办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形式。在军屯方面,官兵收复一地后,驻扎防守,同时利用附近无人耕种的田地种植庄稼。民屯主要在新疆的哈密等地展开。 战乱不仅导致土地荒废,还造成了土地占有的混乱。左宗棠在甘肃和新疆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将土地分为不同的等级,重新进行丈量和登记。 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产出,左宗棠在甘肃的庆阳等人多地少的地区推广区种法。此外,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减少水分蒸发,他还推广了以沙压碱、用细石覆盖土地的方法。 左宗棠在甘肃和新疆尝试推广旱稻、棉花和蚕桑的种植。这与他早年在东南地区的经验有关。然而,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这些尝试只在少数地方取得了有限的效果。 这些恢复农业的措施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恢复型措施,旨在恢复生产秩序,包括提供生产资料、招垦荒地、兴办屯田和重新丈量土地。这些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第二类是增产型措施,旨在增加农业产出,包括改良耕作方法和引进新作物品种。然而,由于土壤和气候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这类措施的效果一般。 左宗棠在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恢复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治理手段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修复上,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生产条件和居民生活,尽管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 首先,左宗棠注重水利设施的建设,这一点在干旱频发的西北尤为重要。他不仅重视修建渠道和大坝,还尝试在陕西和甘肃等地开凿水井以解决水源问题,虽然效果有限。 特别是在陕西地区,面对广大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关中渭河以北的旱原,左宗棠的水利工程尤为必要。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虽然难以完全解决水源短缺问题,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基本保障。 其次,左宗棠在道路建设方面也颇有建树。原本修建道路是为了便于军队进退和物资运输,但道路的完善也极大便利了地方经济的恢复。新修或重修的道路连接了许多重要市镇和资源产地,促进了商贸流通,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活力。 城池的修建和重修也是左宗棠重视的一个方面。他主要在兰州省城、嘉峪关等战略要地进行了城池的加固和重建,同时也为固原、庆阳等新置县城进行了城池建设。 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修复,左宗棠有效地推动了陕西、甘肃和新疆等地的经济社会恢复。然而,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恢复仍面临诸多挑战。 物资的短缺、财政的薄弱、人口的稀少等客观因素,加上左宗棠在某些项目上缺乏科学论证和实施的主观问题,都限制了恢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尽管如此,左宗棠的努力为西北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来自 苏同炳著.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上[M]. 2023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