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是抗战时期的著作,实际上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智慧,真正能读通,

运赛过去 2024-10-22 19:40:37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是抗战时期的著作,实际上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智慧,真正能读通,唯物辩证法也就掌握的差不多了。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写就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全文约2.5万字,系统阐述了人民军队建设和人民战争的基本原理。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提出,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斗争过程。他指出,判断战争的长期性和阶段性是辩证法的观点,必须全面地分析敌我双方的特点和战争环境。当时日本虽然国力强盛,但由于其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加之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因而注定了抗战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毛主席还阐明了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的辩证关系。他提出,战略防御阶段的作战方针是"以空间换取时间",避免与敌人决战,而在战术上则要采取主动的局部进攻。当敌我力量发生变化,达到战略相持阶段时,要逐步扩大进攻,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待形势逆转,敌强我弱的局面出现根本改变时,就要集中优势兵力,实行全面战略进攻。防御与进攻相辅相成,犹如"弓"与"箭"的关系,这一精辟比喻生动体现了战争中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此外,《论持久战》中还提出了许多深刻的军事思想,如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运动战与阵地战的辩证法等。毛主席指出,虽然我军处在内线,但我们的游击战争实际上是一种外线作战。游击战争如梅雨季节里的"蚂蟥",看似分散,实则无处不在,能灵活出击,给敌人以重创。 总之,《论持久战》高屋建瓴地分析了抗战的形势和特点,运用辩证法的观点,科学地预见了抗战的发展进程,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指导原则,为最终夺取抗战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这部著作不仅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更彰显了毛泽东同志非凡的军事才能。如果能深入领会其精髓要义,我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精华,并用以指导当今复杂多变的斗争实践。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理论家,更是杰出的军事家。他将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军事实践中,指导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战初期,日军气焰嚣张,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我军处于劣势地位,兵员补给不足,武器装备也十分落后。面对强敌,毛主席审时度势,明智地作出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决策。一方面,组织有计划的战略大撤退,避免与敌人硬碰硬的正面对抗;另一方面,在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牵制和消耗日军有生力量。1937年的平型关大捷,就是八路军运用这一战略方针的成功范例。此役,我军以劣势装备依托太行山地形,设伏在大路两侧,首次在正面战场击败日军,毙伤日军5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随着战局的发展,敌我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变化。日军在我国腹地深入越来越多,其兵力和资源都捉襟见肘。与此同时,我军在敌后建立了广大的抗日根据地,兵员不断扩充,战斗力也得到增强。毛主席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他及时制定方针,一反常规,集中主力部队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力求主动出击歼灭敌人。1940年的百团大战,就是这一战略思想的成功运用。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的各路军队,出其不意地在华北敌后发动大规模进攻,攻占多座日伪据点,切断了日军的交通线,给予其重创。这次战役共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倚仗美国的支持,拥兵百万,武器装备远胜我军。面对强敌,毛主席再次运用辩证法,继承和发展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战争思想,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总路线。在战略上,我军先以防御为主,稳扎稳打,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进攻;在敌我力量发生根本变化后,则实行战略进攻,集中兵力、选择有利时机,举行大规模的战略决战,彻底消灭国民党的有生力量。这一战略部署,决定了三大战役的胜利结局,也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善于将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出一整套科学的战略战术。他对敌我力量的对比,对战争发展阶段的判断,无不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 八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写下《论持久战》时,或许难以想象,这部著作竟能跨越时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和活力。 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实现民族复兴,是一场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持久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忧患意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这正是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所强调的"持久战"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生动体现。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