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花级护卫舰:能反潜的“捕鲸船”

柯柯基看武器 2024-10-25 00:11:12
1938年召开的慕尼黑会议,虽然暂时蒙蔽了英国首相张伯伦,但敏锐的英国海军部此时已经确信,与德国的战争将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确保战时与(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整个北美之间的联系,英国需要一型廉价且易于生产的护卫舰,为往返于北大西洋的运输船队提供护航。 为此,海军部大幅降低了舰船的设计标准,选择以民船为基础开发军用护航舰。新平台基于“南方自豪”型捕鲸船而设计,对上层建筑、内部布局以及船上设备都做了修改,最终得名花级护卫舰。 花级护卫舰排水量940余吨,最大航速16节。主要武器为一门4英寸(102毫米)口径舰炮;舰上设有四条深水炸弹投放轨,备弹40枚(后期翻倍)。此外,舰上还可加装刺猬炮(一种二十四联装超口径深水用弹药)及防空武器。 花级虽然不是全新设计的专业舰船(严格意义上讲属于驱潜舰),但该舰得以在英国国内的各家小型船厂甚至是民间船厂建造,让英国的大型造船厂得以专注于大型主力舰的建造。 令人欣慰的是,民船出身的花级护卫舰,却是天生的反潜平台,机动性远超一般驱护舰。战争期间,该舰是大西洋海战中唯一一型转弯半径比德国U艇还要小的盟军舰船。 不过,花级护卫舰的缺点也很明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在于花级的续航力。事实上,该舰更适合于中短程护航,而在横跨大西洋的远途护航中,花级则需要频繁地补充燃料,这导致船队在出发前,需要事先做出复杂的后勤与补给规划,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船队海上航线的选择。 此外,机动性虽然是花级的突出优势,但航速上的硬伤,常常导致这型反潜小能手在生死对决的关键时刻错失良机,失去彻底击败甚至反杀对手的机会,导致反潜多以驱潜收场,难以取得或进一步扩大战果。 然而,花级护卫舰在战争中前期的艰苦奋战,帮助英国度过了大西洋反潜战中最绝望的阶段。为盟军水面搜索雷达等设备的全面普及以及护航航空母舰的成批下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战争结束前,花级护卫舰总计建造了386艘(含渐改型),其不仅是二战期间建造数量最多的反潜类舰船,也是盟军战时建造数量位列第二位的军用舰船,总数仅次于美国的LST型坦克登陆舰(1051艘)。

0 阅读:223
柯柯基看武器

柯柯基看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