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主力,第74军是在战场打出来的,第五军是训练场上训练出来的,第18军是军官带

凝眸观史流沙万尺 2024-10-27 04:38:03

五大主力,第74军是在战场打出来的,第五军是训练场上训练出来的,第18军是军官带出来的,而新一军和新六军则是装备出来的,这个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 其实在国民党部队当中,当时仅有王耀武将军的第74军和胡琏的第18军在国内战场跟日军进行了8年的鏖战。 而第五军、新一军和新六军则一直活跃在滇缅战场。 可以说,在当时的国内抗战部队当中,只有第74军和18军这两大主力部队所参加的战役很多,几乎打满了抗战全场。 最重要的一点是,18军和第74军的装备并没有第五军和新一军以及新六军的装备那么好。 这很好理解,因为第五军作为当时耗费重金所打造的第一支装甲机械部队。 先说装备:第五军装备了许多的装甲战车还有重型的火力,而他们的军官都是清一色的黄埔系,而且还有人都在国外留学回来,像是邱清泉。 再看新一军和新六军那就不用说了,他们的武器装备是盟军直接交给他们的。 而后勤,各种子弹弹药等,都是跟美军同一规格。 特别是重型榴弹炮,跟当时的美军步兵师基本相似。 在跟日军作战的时候,他们的武器装备还有各种弹药水平都是跟美军处在同一个层面的。 因此,对日军的火力可以形成明显优势。 而反观在国内的第七十四军和第十八军,他们的装备虽然相比于其他黄埔嫡系要好一点,但也并没有超越多少。 特别是第七十四军在成军之后,他们的武器装备少的可怜。 只有第58师当中配有6门德械调整师的75毫米山炮,其他的火力以及不强的装配水平跟其他国军主力基本一致。 只有在上高会战之后,第74军才换装了苏械。 直到这个时候,74军下辖的三个师才增加了苏式的105毫米重型榴弹炮,以及若干的捷克式轻机枪。 因此在抗战最艰苦卓绝的那几年当中,王耀武将军所率领的第74军可谓劳苦功高,但火力装备却并没有提升多大。 此时在滇缅战场上,新一军新六军以及第五军他们已经配发了美械武器。 特别是新一军中,还装备了一个155毫米的重型榴弹炮营。 这种重炮对于日军的阵地以及步兵冲锋都可以造成巨大的阻击作用。 而在国内,第74军随后参加了常德会战、鄂西会战、长衡作战,但他们的武器装备却远远比不上在滇缅战场上的新一军和新六军。 可即便如此,当时的74军依靠着顽强的作战意志,依然跟日军进行了多场硬碰硬的铁血拼杀。 包括常德、慈利、宁乡保卫战以及后来的武冈保卫战等。 在这些战役当中,74军往往是以少胜多,以全营甚至全团阵亡的代价,牢牢的阻击了日军的进攻,从这个层面来讲,当时的74军虽然武器装备没有第五军或新一军新六军那么强悍,但是他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的确属于国军之冠。 相比于七十四军,第十八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以及它的作战次数就要明显的少于74军了。 十八军在石牌一带曾经参与了保护石牌作战的惨烈过程,也在这一战当中,18军展现出来顽强的作战意志。 只是经过了这一战之后,十八军就没有再参与诸多重大的战役了。 在湘西会战的时候,74军和18军都已经换成了美械,而在湘西会战当中,18军的军长已经换成了杨伯涛。 当时他围绕芷江机场跟日军的116师团一个联队作战。 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第七十四军被称为虎贲的五十七师,单独跟日军的两个步兵联队交战。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第七十四军在当时的作战意识以及火力方面已经明显的超过了第十八军。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七十四军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所以在湘西会战的时候,才能打出那么高的战损比。 同时,74军一个军就占据了整个湘西会战当中对日作战的一半以上的力量,可以说是王耀武第四方面军的主力。 在1945年的时候,已经接近了抗战的尾声。 综合以上的战力标准来进行排列的话,74军参加的作战次数以及获得的战绩肯定是在比较靠前的。 #聊聊抗战故事##谈谈抗战故事##抗战故事的分享#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