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1年,邓太后刚咽气,服侍她16年的蔡伦服毒自尽。汉安帝看到蔡伦的尸首,恼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0-27 21:45:29

公元121年,邓太后刚咽气,服侍她16年的蔡伦服毒自尽。汉安帝看到蔡伦的尸首,恼羞成怒:“就这么死了?太便宜他了!”   蔡伦早年出身于一个铁匠家庭,他的父亲开设着一家小铁匠铺。   蔡伦自幼深受儒学熏陶。   蔡伦十四岁那年,因家中经济困难而被迫入宫做宦官。   在宫中,蔡伦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手艺,更是学会了观察言色。   他很快得到了汉章帝的皇后窦氏的宠信。   窦氏在朝中无子,极力提拔蔡伦,视之如己出。   而汉章帝虽有宋贵人所生的儿子,但在窦氏的心机策划下,蔡伦被派去执行一系列针对宋贵人的密谋。   宋贵人曾试图用母亲送来的药引“生菟丝”治病,但这份私信被蔡伦截获,进而被错误地解读为巫蛊之事。   宋贵人被贬至冷宫,其子也被逐出皇宫。   窦氏不满足于此,继续指使蔡伦对宋贵人进行严刑拷打,最终迫使她自尽。   此后,梁贵人怀孕期间,由于害怕重蹈宋贵人覆辙,一得知生子即主动将儿子过继给窦氏。   窦氏于是将儿子刘肇立为太子,而对梁贵人,窦氏又使用了致命手段排除了她。   公元75年,汉章帝的去世为汉和帝刘肇的即位铺平了道路。   由于其年幼无力掌控朝政,实际的权力多由其母窦皇后及其亲信操控。   窦皇后成为太后后,提拔了蔡伦为中常侍,一职通常涉及参与朝政和传达太后的指令。   此后不久,蔡伦进一步被封为尚方令。   刘肇的治理期间,他减免赋税,推动文化的繁荣。   他的一项重要创新就是改进了造纸技术。   据史书记载,   当时的书写材料十分昂贵,以帛纸为主,耗材巨大。   邓皇后作为一位爱好文学的才女,对书写材料的需求尤为迫切。   蔡伦不断试验和改进传统的造纸方法,最终发明了一种新型造纸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使用废旧渔网和破布等材料制作出质量更高、成本更低的纸张,这种纸张后来被称为“蔡侯纸”。   邓皇后对蔡伦的造纸技术大为赞赏,因此向汉和帝推荐,蔡伦得到了更高的官职封赏,被封为龙亭侯。   此时的蔡伦已经成为了邓皇后的亲信。   蔡伦逐渐对窦皇后家族的跋扈行为感到不满。   他开始转变态度,与宦官郑众秘密结盟,支持年轻的汉和帝。   在窦宪出征期间,蔡伦和郑众趁机削弱窦氏家族的政治影响力,收回了窦宪的大将军印章。   在公元105年,汉和帝意外早逝,留下了邓皇后和年幼的儿子。   然而,好景不长,邓皇后的儿子不久后便病逝,蔡伦所倚重的邓皇后变为邓太后,并在皇室中另选刘祜继位,成为汉安帝。   刘祜的登基对蔡伦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为刘祜的父亲刘庆与蔡伦曾有过不愉快的历史。   蔡伦对此内心极度不安。   尽管如此,由于邓太后的强势和对蔡伦的倚重,蔡伦得以保持其地位。   蔡伦在邓太后庇护下,虽然政治地位一时无忧,但随着邓太后年岁增高,健康每况愈下。   到了公元121年,邓太后终于去世,刘祜开始亲政。   刘祜重提旧事,要求蔡伦自行前往廷尉处领罪。   面对无法逃避的结局,蔡伦选择了以自尽结束生命。   同为四大发明的发明人,孙思邈等懂得乱世保身。   孙思邈自幼热衷于研究老庄等道家学说。   隋朝初年,鉴于朝政纷乱,他选择隐居陕西终南山。   孙思邈在医学上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医学理论与实践成果。   据记载,孙思邈卒于公元682年,享年约一百四十一岁。   对于孙思邈的生年,有学者根据《病梨树赋序》中的记录推测其生于581年。   然而,根据《新旧唐书》中的对比与考证,以及古籍《大周孙府君墓志铭》中的记载,更为合理的推断是孙思邈出生于540至545年之间。   孙思邈的医学实践不仅局限于理论研究。   孙思邈曾于开皇六年治疗一起因食用芹菜引发的蛟龙病。   尽管孙思邈的成就主要在医学领域,他的生活与研究亦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   他生平未曾担任过官职,一心致力于医学与道教的研究。   孙思邈也涉足炼丹术。   其在《丹经内伏硫黄法》中记载的实验中,孙思邈尝试将硫磺、硝石与木炭混合制作药粉,不知不觉中创造了火药的初步形态。   这种混合物,后来在唐朝末年首次被应用于军事领域。   至12世纪,火药的知识经由阿拉伯人传播至欧亚大陆。   参考文献:[1]蔡伦改进造纸术[J].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4(9):76-77

0 阅读:247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