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4年正月,后周开国皇帝开始考虑立谁为太子,由于郭威所有的儿子都被汉隐帝刘承佑所杀,因此太子之位只能从近支亲属中选择,当时有三个候选人: 一个是外甥李重进,另外一个是女婿张永德;最后一个是妻子柴氏的侄儿、义子柴荣。 按亲疏有别,李重进最亲,有血缘关系,张永德次之,一个女婿半个儿,而柴荣最疏,算是外家,因为无论怎么选,也轮不到柴荣。 但郭威最后还是选了柴荣任开封府尹、晋王。 为了打消李重进对帝位觊觎,让李重进当面给柴荣下跪。算是完成君臣大礼。替柴荣的帝位,加上最后一块砝码。 事情传出之后,南唐人就对外放出谣言:李重进本来可以当皇帝的,但被柴荣搞定,现在其准备起兵造反,对此柴荣嗤之以鼻,在柴荣登基后,李重进恪守本分。 959年,柴荣驾崩7岁儿子继位。半年之后,赵匡胤篡位登基。 张永德以忠武节度使的身份主动入朝,交出兵权,承认赵匡胤的地位,因此被升为侍中,武胜军节度使。李重进当时为淮南节度使,这时主动提出入京,但被赵匡胤驳回,让他继续驻守淮南,防备南唐。 当年四月,昭义节度使李荺起兵造反,此时如果淮南李重进也举兵,南北响应,赵匡胤必然位置不稳,怎么稳住李重进,不仅考验着赵匡胤,也是对李重进的考验。 李重进立即意识到机会难得,派亲信翟守珣北上结交李筠。可李重进所托非人,翟守珣是赵匡胤的人,因此就把密信交给了赵匡胤,于是二人一番密谋,赵匡胤的意思就是必须稳住他。 随后,翟守珣回到淮南,对李重进说:“我见过李筠,此人目光短浅,成不了大事,不足以托付,我军目前以不动为上”。李重进信了。 很快,赵匡胤赐给李重进一个免死铁券,这是五代君主惯用的伎俩——缓兵之计。实际上,谁有这玩意都死的快。 赵匡胤随后只用两个月就平定李筠叛乱,在此期间李重进没有任何动作。 等赵匡胤腾出手来,立即下诏,调李重进为平卢节度使,李重进不傻,这是赵匡胤要动手了,于是在十月起兵造反。 但时机已经丧失,赵匡胤亲征就一个月平定叛乱,最后李重进仰天长叹:“我对不起周太祖的恩情哟!”随即自焚而死。 从这一点来看,当初郭威不选他是对的,此人就是一个武将,没有政治和战略头脑。#秋日生活打卡季##浅说历史那些事##记录我的2024#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954年正月,后周开国皇帝开始考虑立谁为太子,由于郭威所有的儿子都被汉隐帝刘承佑
真益谈谈历史
2024-10-29 11:40:5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