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七年,当周恩来总理得知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作为一国总理的周恩来,竟然还主动托人前往美国,去向杨振宁表达了祝贺。 可见祖国对杨振宁是充满了厚爰和期盼的,也体现了周恩来个人的伟大胸怀。 同时还捎去了杨振宁的岳父杜聿明的问候信,杜聿明在信中写道: 亲爱的宁婿,我祝贺你获得诺贝尔奖金,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这信也写得简沽直白,充分体现了杜聿明的军人气慨和性情。 至于为什么杨振宁在祖国百废待兴时没有回来直接参与祖国建设,我想应该是与他的学术有关。 因为他专研的是物理学,对于这门学科,作为当时的祖国大环境来讲,他回来不仅没有什么作用,而且还有可能荒废他的学业,说不定还会失去一个世界级的物理学家。 而钱学森就不一样了,因为他学的就是空气动力学,正好适用于当时祖国急需的国防建设上。 所以他回来刚好有广阔的施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对他个人的人生成就也有意义。 我想,如果当时杨振宁也是动力学科学家的话,他也一定会回来报效祖国的。 因为那时的他,回来的确没有用。 就好比这几天炒得神乎其神的中微子物理学大发现一样,对一个国家来说,短时间内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只不过证明了一个国家在科研上的综合实力,以及对人类科学界的贡献。 所以呀,我们就不要老是把杨振宁和钱学森作比较,纠结在爱不爱国上面。 他们都是爱国的,同时也是国家级宝贵人才,顶级科学家。 之所以有不同人生轨迹,完全是所学专业和大环境造成的,与家国情怀无关。
一九五七年,当周恩来总理得知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作为一国总理的周恩来,竟
晓露残荷角
2024-10-29 11:41:22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