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发现清军武器库内竟储备着大量现代化武器,让人震惊不已。这些先进武器包括96门克虏伯大炮、数以万计的毛瑟步枪和来复枪。清军在战斗中却未曾使用这些武器,选择了撤退,使得联军占领北京后开始洗劫。 19世纪,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让许多人认为清军的落后已成定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早在1860年至1870年,清朝就已开始着手军事改革。 在广州、福州、武昌等地,清廷聘请英国退役军官训练八旗和绿营,甚至采用全英文口令。 1866年,清帝更是批准在京畿地区建立装备新式武器、采用新式战法的"练军"。这支军队,成为了清军现代化的先锋。 镇南关之战,1885年的那个秋天,冯子材率领的清军在大青山、凤尾山一带,与法军展开激战。 清军步枪、火炮的装填速度更快、火力更猛,法军损失惨重。此战,清军一路追击法军至凉山附近,震撼了西方列强。 甲午战争前夕,美国报纸甚至认为清朝陆军可排进世界前三。 这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当时清军一个步兵营就装备了4门75口径野战炮和2门格林快炮(加特林水冷机枪),远胜日军。 而当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时,更是缴获了大量马克沁机枪和金陵制造局仿制的加特林机枪。 清军的训练水平也不容小觑。在炮战和对射中,他们与日军旗鼓相当。 清末新军的征兵标准更是严苛异常:身高1米6以上、识字、双手能举100斤重物、200步开外能看清征兵工作人员竖起的手指数。这样选拔出的士兵,素质不输列强。 然而,战场上的胜负,并非只看装备和训练。 清军,尤其是将领们,缺乏足够的作战意志。当日军发起刺刀冲锋时,清军将领却选择带部队撤退。这种软弱的意志,成为清军失败的关键因素。 追溯历史,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起义的洗礼,曾给清军敲响警钟。 他们开始重视军事装备的改革,在各地聘用西方教官,建立新式军队。 这些努力,在之后的战争中初见成效。 镇南关之战的胜利,让西方列强刮目相看。 甲午战争前,清军的装备水平甚至优于日军。然而,当战争真正来临,清军却败得一塌糊涂。 究其原因,清军将领的软弱怯战是主因。他们缺乏必胜的信念,缺乏血战到底的勇气。 当敌军发起冲锋,他们选择撤退;当战局不利,他们选择投降。这种军队,纵有精良装备,又如何能取得胜利? 反观日军,他们虽装备不如清军,但将士们个个视死如归,宁死不退。这种必胜的意志,成为他们战胜清军的法宝。 北洋陆军、北洋海军,表面上是清朝的国防军,实则是李鸿章的半私兵。这支军队,从骨子里就带着军阀化的烙印。 他们效忠的对象,不是大清王朝,而是李鸿章个人。 后来,袁世凯接过了这支部队的指挥权,情况也并无二致。 对北洋军的将领们而言,为朝廷负责是次要的,为"中堂大人"负责才是第一位的。毕竟,他们吃的是中堂大人的饷,享受的是中堂大人的恩惠。 如果这支部队在战场上损失殆尽,那些虎视眈眈的军阀督抚们就会像饿狼一样扑上来,将中堂大人撕成碎片。 因此,在甲午战争中,当日军发起凶猛的刺刀冲锋时,北洋军的将领们选择了撤退。他们宁愿保全实力,也不愿为清廷拼死奋战。 这种行为,虽然令人不齿,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却也有其无奈之处。 追溯历史,从曾国藩的湘军,到李鸿章的淮军,再到袁世凯的北洋军,这一脉相承的军阀部队,无不经历了全盘西化的改革。 他们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享受优厚的待遇,单兵素质也不容小觑。然而,当面对列强的军队时,他们却始终不愿与之硬碰硬。 这并非因为装备差或实力弱,而是因为这些将领们"不能死",至少不会为了清廷而死。 他们背负着中堂大人的期望,肩负着维护军阀利益的重任。一旦在战场上损失惨重,他们的政治前途就将化为泡影。 另一方面,清廷对这些"总督"们也心存提防。在朝廷眼中,这些拥兵自重的军阀,随时可能成为推翻皇权的威胁。 因此,朝廷在拨款和供给上总是扣扣搜搜,生怕养虎为患。 在这样的氛围下,清军将领们缺乏斗志就不足为奇了。他们既不忠于朝廷,也不愿为国捐躯。他们的军队,虽然装备精良,却缺乏必胜的信念。 当列强的炮火袭来,当敌军的刺刀闪烁,他们选择了退避,选择了苟且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