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尼克松访华结束,临别时,突然和毛泽东提了一个请求:想要一幅毛主席的墨

李满谈过去 2024-11-01 12:28:46

1972年,尼克松访华结束,临别时,突然和毛泽东提了一个请求:想要一幅毛主席的墨宝。毛泽东大手一挥,给尼克松写了三个成语,分别是:“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这三个成语合在一起,显然是在讲述着什么,那究竟是什么呢?毛泽东究竟想透过这三个成语,表达什么特殊含义呢?尼克松得了墨宝后,迫切想要知道这三个成语背后的意思。 于是,他先问了随行的翻译,可翻译盯着这十二个字看了很久,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回国后,尼克松遍寻中国通,想搞明白这三个成语的意思,可这些中国通看了这12字后,个个摇头叹气,没一个人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无奈的尼克松只得找来情报人员,可情报人员看来看去也没看出个名堂来。这事传开后,高手终于登场了。一位专门研究毛泽东的专家罗斯特里尔出来说:‘老叟坐凳’说的是美国稳坐世界老大哥的位置,而‘嫦娥奔月’则暗示中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越来越强了,而‘走马观花’则指尼克松这次访华根本就只是走了个过场,而并没有深入了解中国。 尼克松对这个解读,勉强表示满意,毕竟,这个解读听起来还是略微有些道理的。 显然,罗斯特里尔的解读,是站在了当时那个时代进行解读。然而,伟人的字句,极少会只着眼当下。所以,他的这三个成语,还非得站到半个世纪后今天,才能真正解读出其深意。 首先,老叟坐凳,说的其实是美国的霸权主义。毛泽东将美国比喻为“老叟”,实际是说美国的本质是老牌帝国主义,它很稳,但是却老了,不动了,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也就那么回事了。这一解释和罗斯特里尔基本一致。 相对的,嫦娥奔月,指的是中国,毕竟嫦娥奔月是中国的古代神话,用它指代中国,最为合适恰当。这里是说,中国还非常年轻,且有无限可能,尤其中国的科技,说得大一点,将来和美国一样登上月球也未为不可。它虽然年轻,但活力无限,未来不设限。 第三,走马观花,说的是毛泽东对尼克松这次访华的看法:流于形势,没有对中国进行深入了解,没有发现中国已经强大的事实,而只停留在过去和表面对中国的了解。这一解释,也和罗斯特里尔一致。 这十二个字放在一起,是毛泽东想提醒尼克松:你这次走马观花,并没有真正了解中国,这也不怪你,毕竟美国现在在盛景中,要盛景中的美国看懂还处于贫弱中的新中国“终将强大”的本质,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那,我们相识一场,你又真心求墨宝,我就把中美两国的本质大大方方地告诉你吧,这个本质就是:美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太老了,终将被年轻的新中国赶上,甚至超越。 可以说,半个世纪前的毛泽东,就已经准确预知到了中国的未来,这种自信,当真令人叹服。 同时,这三个成语合起来,实际是讲的一个成语,不论是“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还是“走马观花”,都是在说“来日方长”,言外之意是:中美之间的关系不急于一时,咱们来日方长,一定能实现正常化。这是提醒尼克松和美国:大可把心放平,一颗平常心看待两国关系,它迟早会走向正常化。那时,定是中美两国迎来互惠互利之时。 对于毛泽东的这三个成语,你们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

1 阅读: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