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南海做深潜试验时,顺道回了趟家,探视自己

阿智通鉴 2024-11-01 15:56:40

1988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南海做深潜试验时,顺道回了趟家,探视自己的母亲。95岁高龄的老母亲,望着自己的儿子,说不出一句话来。   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家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甚至还未摆脱贫穷落后的标签。在这样一个艰难的背景下,中国立下了一个足以撼动世界的雄心壮志——研发属于自己的核潜艇。   然而当时的中国,在核潜艇技术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尽管苏联当时与中国有着名义上的“同志加兄弟”的关系,但在核潜艇的技术支持上却表现得极为保守,拒绝了中国的请求。这无疑让中国处于巨大的技术和资源劣势。   面对这种严峻局面,毛主席当即决策:“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这是信心的宣言,更是对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精神的激励。彼时,年仅32岁的黄旭华挺身而出,承担起了这个关乎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重大任务。   黄旭华深知,这项任务将改变自己的一生。作为一名留学归来的优秀工程师,他本有着光明的前途和稳定的生活,但他深知国家的需求比个人的前途更加重要。于是,黄旭华毅然加入了这个几乎从零开始的研发团队,并开始了一段长达三十年的隐姓埋名的生活。   在这三十年里,为了确保国家的机密安全,黄旭华选择了与家人完全断绝联系。他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去向,也没有解释自己为何突然“失踪”。   这段隐秘的岁月中,黄旭华从未踏足过家乡一步,未曾参与过家庭聚会,甚至无法见证父母年老体衰。他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因儿子的“失踪”而倍感困惑和伤心。母亲认为黄旭华是不孝之子,不理解为何儿子自从投身国家事业后便音讯全无。   然而,黄旭华只能默默忍受这种误解,默默承受内心的愧疚与煎熬。对于黄旭华而言,亲情与国家机密在天平的两端,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在核潜艇的研发过程中,黄旭华和他的团队面对的挑战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核潜艇技术极其复杂,涉及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的尖端知识,中国当时的技术储备十分有限,甚至连一些基础设备和资料都无法获取。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黄旭华和同事们经常彻夜工作,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论证。核潜艇不仅要能潜入深海、规避敌方侦查,更需要稳定可靠的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源。这种反应堆的设计和制造,对材料、工艺、稳定性、安全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祸。为此,黄旭华和团队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终于,在1970年,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下水。这一刻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军事威慑力和国际地位。   这一成就的背后,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汗水和心血,而黄旭华无疑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即便在核潜艇成功下水后,黄旭华的名字依旧鲜为人知,他依然选择继续保持低调,默默无闻地投身于国家的科研事业。对于他而言,这并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   然而,在这背后,黄旭华也默默承受着失去亲情的痛苦。在30年与家人断绝联系的岁月里,他的父母逐渐老去,母亲也日益憔悴。母亲一直对儿子的“失踪”耿耿于怀,甚至怀疑他因不孝而抛弃了家庭。这种误解一直延续,直到1987年。   一篇关于中国核潜艇研发的报告文学在全国广泛传播,文章中详细描述了核潜艇研制工作的艰辛,特别提到了一位默默奉献、隐姓埋名的科学家。   黄旭华的母亲读到这篇文章后,才终于意识到儿子的去向,也逐渐明白了他多年来的默默付出。这种释怀让母亲感到欣慰,也让她对儿子的误解化为自豪和骄傲。然而这份等待的代价,对一位母亲而言实在是太过沉重。   1988年,黄旭华在南海进行核潜艇深潜试验时,终于得以顺道回家探望年迈的母亲。这是30年来母子第一次见面。95岁的老母亲望着久未谋面的儿子,竟说不出一句话来,千言万语尽在无声中。   母亲的眼神中既有深深的思念与疼爱,也有多年误解后的释然与宽慰。黄旭华回家探母的场景,成为无数人心目中至真至深的感人画面。对于黄旭华而言,这一刻的团聚既是弥补,也是道别,因为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尚未结束,国家的科研事业需要他继续无怨无悔地奉献。   黄旭华的付出与牺牲最终得到了国家的认可。2019年,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这是国家对他几十年默默奉献的最高褒奖。然而,即便获得如此殊荣,黄旭华依旧保持低调,甚至将所获的奖金捐赠给中国船舶事业,用于进一步支持国家的科技创新。他的行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无私奉献,更象征了一代科研工作者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黄旭华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英雄的传奇,更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缩影。他的无私精神感染和激励了无数后来的无名英雄,推动了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利益不懈奋斗。   正是因为有了像黄旭华这样一批甘于奉献的科学家,中国才能在全球科技竞赛中站稳脚跟,从被动挨打到自立自强。这些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成为了国家真正的脊梁。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