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一位老人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参观时,他趁没人就想伸手摸一下文物。工作人员看到后连忙阻止,结果老人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工作人员非常震惊。 "先生,请不要碰展品!" 北京军事博物馆内,工作人员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眼看着老人的手就要触碰到珍贵的藏品,连忙快步走上前去警告。 谁料下一秒,老人微微转过头,那双布满皱纹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工作人员的声音戛然而止。 "这不仅是一台机器,它是我生死与共的战友啊。"老人哽咽着说。 这位老人名叫谢宝金,而那台看似普通的发电机,竟是他在血与火的岁月里最忠实的伙伴。 谢宝金的故事要从1934年说起。 那时的他,不过是一个在矿井中辛勤劳作的普通青年。 然而,命运的齿轮在红军来到矿区征兵时悄然转动。 面对国家危亡,谢宝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踏上了改变一生的征程。 长征伊始,谢宝金被分配到通信连。 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连长找到他,语气凝重:"宝金,我们只有一台手摇发电机,它就是我们的命脉。你能担起这个重任吗?" 谢宝金坚定地点头,从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与这台130多斤重的发电机紧紧相连。 在茫茫雪原上,刺骨的寒风如刀割般侵袭着他的身体。谢宝金的手掌被冻得开裂流血,每一次转动发电机把手都如同在伤口上撒盐。他咬紧牙关,用血肉之躯为革命的火种保驾护航。 炎炎烈日下,谢宝金的汗水如雨般倾泻。他的衣衫早已湿透,紧贴在皮肤上,每一个动作都带来撕裂般的摩擦。可他的双手始终不曾停歇,仿佛与那台发电机融为一体。 最危险的时刻,敌人的炮火在耳边轰鸣,弹片呼啸着从头顶掠过。谢宝金却顾不上躲避,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台发电机上。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他努力分辨着微弱的电波信号。 每一次死里逃生,都让谢宝金更加坚定。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是一台机器,更是整个革命的希望。 为了让这个"铁疙瘩"保持最佳状态,谢宝金自学了维修技能。 当战友们在短暂的休息时刻抓紧时间补眠时,谢宝金却总是悄悄溜到一旁,摆弄着那台发电机。 他不是天生的机械师,但凭着一股子倔劲儿,硬是自学成才。 起初,他连螺丝刀都拿不顺手,可他不怕笑话,虚心向懂行的同志请教。 日复一日,他对发电机的每一个零件都了如指掌,甚至能在黑暗中凭触感就能完成维修。 正是这份执着,让这台发电机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从未掉队,为红军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他背着上百斤的机器,从湘江之畔到雪山之巅,从草地深处到陕北高原,走完了万里长征路。 然而,当胜利的曙光终于到来,谢宝金并没有邀功请赏。 他选择回到普通岗位,继续默默无闻地工作,仿佛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只是一场遥远的梦。 岁月如梭,白发悄然爬上谢宝金的鬓角。 一次偶然的北京就医,让他有机会重访军事博物馆。 当他在展厅中看到那台熟悉的发电机时,他激动地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展柜的玻璃,仿佛要穿越时空去触碰那个老伙伴。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激动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 参考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8.9老红军谢宝金——背着68公斤重发电机奔赴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