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至1912,晚清那么烂为啥还能坚持72年?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爱吃凉历史 2024-11-03 17:27:52

1840至1912,晚清那么烂为啥还能坚持72年?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多个通商口岸。面对外部的侵略压力,清政府在道光帝晚年至咸丰、同治年间,一方面不得不接受屈辱的条约。 不久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一时间席卷南中国。 然而,就在国内外困境交织之时,同治皇帝登基。 政府采取了包括加强中央集权、改进财政、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加强军队训练等多项措施。 暂时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此外,与太平天国的冲突中,清政府意外获得了来自西方列强的间接支持。 初期,英国希望通过支持洪秀全来扩展自身在中国的商业利益。 然而,洪秀全的独立性使得双方的合作谈判最终破裂。 随着洪秀全对长江三角洲的控制愈发坚定,威胁到了英国利益。 1864年,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清政府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因此,清政府开始向英国提供更多的通商便利,包括割让领土和提高关税。 英国人在长江三角洲的势力因此稳步增长。 他们通过征收沿海地区的关税大量聚集银两,同时将这些资金贷款给清政府用于发展经济。 普通百姓的负担却日益沉重。 清政府的经济政策加重了底层民众的税负。 然而,清政府过度依赖外国资金和技术的政策,逐渐演变成一个名存实亡的“买办政权”。 面对国内外的批评和不满,清政府仍然安于现状。 西方列强虽然对清朝有侵略意图,但他们更不希望看到中国陷入完全的混乱,因为那会威胁到他们的商业利益。 然而,清朝虽然在同治年间经历了短暂的中兴,但内忧外患并未根本解决。 西方列强的介入更多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清末的改革如洋务运动的兴起,尽管初衷是自强,却无法逆转颓势。 到了光绪和宣统年间,尽管进行了戊戌变法等一系列更激进的改革尝试,清朝仍旧无法适应国内外环境。 1894年甲午海战后,英国将支持转向日本。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 这一年,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退位。 英国和其他列强尽管一度帮助清政府维持表面的稳定,但长远来看,却加速了清朝的覆灭。 此外,这段历史以物品形式被大英博物馆进行展示。 大英博物馆推出了一场名为“晚清百态”的展览,展示了来自30个机构的300余件文物。 展览的策展人霍吉淑,是一位专注于晚清时期的中国文物研究学者。 展览的设计充满迷雾,宛如迷宫般布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幅来自广西的纸本水墨祖先肖像,描绘了19世纪末陆禧甫的夫人李氏。 肖像中的李夫人,身着深蓝色袄,衣领上的金色装饰熠熠生辉,她的目光警惕而锐利。 肖像画往往在画中人去世后悬挂在家族祠堂中,而这幅画像的制作显然受到了摄影术的影响。 除此之外,展览还重点介绍了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洗劫。 甚至连皇帝的京巴犬也未能幸免,后被送往英国,成为维多利亚女王的宠物,更名为“露蒂”。 向前迈至1911年,清政府将两只装饰着蓝色金龙的巨大景泰蓝花瓶作为礼物送给了英国乔治五世。 这两只花瓶高达两米。 最为触目惊心的是一幅描绘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巴特那的鸦片工厂的石版画。 该画作揭示了英国如何通过在印度生产并向中国出口鸦片。 徐销毁鸦片的壮举,是对这一不义行为的直接反抗。 从1800年到1860年间,大英博物馆所藏的蓑衣和箬笠展示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的朴素生活。 同时,清朝末年,一些中国人甚至被贩卖到海外如秘鲁,从事苦力工作。 展览中,中国的传统艺术如山水画、扇面和册页不但未见衰落。 19世纪中叶,随着石版印刷技术自沿海地区广泛传播。 此外,中国传统的木刻版画也持续在民间流行。 1905年,长达近1355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 此时的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上海等城市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人口爆炸式增长至4.5亿,但人们的平均寿命仍然维持在低水平,约40岁。 女性的社会地位依然不高,通常只因为与知名的丈夫或儿子的关联而被记载。 在这一时期,女性的生活状态可以通过她们使用的物品如绘画、版画、服装和家具等来窥见。 特别是一些头饰,采用了晚清流行的点翠工艺,以珍珠、宝石和翠鸟羽毛装饰。 到了1870年,英国皇家植物园开始将这类物品转移到大英博物馆,进行专业修复和展出。 参考文献:[1]毕昱文.晚清时期两淮盐业引岸专商制变迁探析[J].江苏地方志,2024(4):39-42

0 阅读: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