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一农民在自家田里,挖出了一副象棋,里面一共有32枚棋子,经过鉴定后,

鉴清评趣 2024-11-04 13:02:36

1982年,一农民在自家田里,挖出了一副象棋,里面一共有32枚棋子,经过鉴定后,这究竟是北宋时期的文物,价值连城,于是博物馆要求他上交,农民扬言道:"没有三个亿,休想让我上交!" (参考资料:知网——从安义县出土的铜质古象棋谈起;澎湃新闻——国际博物馆日|我县举行“博物馆进高校,感受历史魅力”主题活动)   1982年的一个平凡日子里,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的农民老周,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桩文物纠纷的主角。   那天,老周和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准备在自家宅基地上挖地基建新房。阳光刚刚爬上树梢,他就已经挥汗如雨地干了起来。突然,铁锹碰到了什么硬物,发出"叮"的一声脆响。   "这是啥玩意儿?"老周好奇地蹲下身,用手拨开泥土。随着泥土被清理,一个精美的木盒逐渐显露出来。老周小心翼翼地将木盒取出,轻轻打开,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盒子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32枚棋子,造型古朴,雕工精湛。老周虽然不懂古董,但也看得出这绝非凡品。他连忙将木盒藏好,心想着要找个懂行的人看看。   消息很快传开了。村里人纷纷前来围观,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祖宗留下的宝贝,有人说可能值不少钱。正当大家猜测不已时,一个自称是文物贩子的人找上门来。   "我听说你挖到宝贝了?让我瞧瞧。"文物贩子笑眯眯地说。   老周将信将疑地把木盒拿出来。文物贩子仔细端详后,眼睛一亮:"嚯,好东西啊!看着像是北宋时期的文物。"   "真的假的?"老周半信半疑。   "这就不好说了,需要专业的鉴定!"文物贩子信誓旦旦,"这样吧,我给你五万块,你把它卖给我如何?"   老周心里一动,五万块可不是小数目。但转念一想,既然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怎么能这么便宜就卖了?他摇摇头:"不行,太便宜了。"   文物贩子见状,又加了几万。但老周已经打定主意要狮子大开口:"少于一百万,免谈!"   文物贩子听罢,连连摆手离开了。没过多久,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找上门来。   "你挖到的是国家珍贵文物,按照法律规定应该上交国家。"工作人员耐心解释道。   老周一听要上交,顿时急了:"凭啥要上交?这是我在自家地里挖出来的,就是我的!"   工作人员继续劝说:"这是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文物。而且,国家会给予适当的奖励。"   老周听到有奖励,稍稍动摇了一下。但他很快又想到文物贩子说的"价值连城",于是狮子大开口:"没有三个亿,休想让我上交!"   工作人员被这天文数字吓了一跳,连忙表示这个要求不合理。但老周却固执己见,坚持要三个亿。   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老周的态度也逐渐软化。他开始意识到,即使自己留着这副象棋,也无法发挥它真正的价值。而且,私藏文物是违法的。   最终,在多方努力下,老周同意将象棋上交给国家。文物部门不仅颁发了一面锦旗,还给予了一笔不菲的奖金作为慰问。虽然远不及三个亿,但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来说,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从法律角度来看,《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一切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均属于国家所有。第三十二条规定:"禁止将国有文物私自出售或者赠与、质押给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然而,法律的执行往往面临现实的挑战。在这个案例中,老周作为文物的发现者,自然希望从中获得最大利益。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却与法律规定相悖。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允许私人随意买卖文物,很可能导致文物流失或损毁。国家统一收购和保管文物,不仅能够确保文物得到专业的保护和研究,还能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   文物保护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它不仅关乎我们的文化传承,更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责任。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历史的记忆,它们的价值远远超过金钱可以衡量的范畴。   老周最终选择上交文物的决定,不仅是对法律的遵守,更是对文化传承的一份贡献。(文中人物皆化名)

0 阅读:1463
评论列表
  • 2024-11-04 16:14

    在人家自己家里挖的应该是祖上留下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