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21年,宰相姚崇患病,命不久矣。咽气前,他掐着长子的手,含泪说:"我走后,

蜀山史道 2024-11-05 10:43:51

公元721年,宰相姚崇患病,命不久矣。咽气前,他掐着长子的手,含泪说:"我走后,咱家会被灭族!有1件事,你须谨记,听我安排。"   姚崇一生传奇,堪称大唐朝野一段佳话。他年轻时不学无术,整日只知骑马打猎,挥霍光阴。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纨绔子弟,日后竟成为开创盛世的救世宰相?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二十出头的姚崇正和狐朋狗友们在城郊猎场纵马驰骋。忽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姚崇勒马停步,不耐烦地问:"老头,你挡我们的路做什么?"   老者不慌不忙,上下打量了姚崇一番,忽然笑道:"公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日后必成大器。"姚崇听了哈哈大笑:"我整日只知吃喝玩乐,哪来的大器?老头,你莫不是在说笑?"   老者神秘一笑:"公子可知,陕州刺史正在为爱女择婿?"   姚崇闻言一愣:"这与我何干?"   老者意味深长地说:"老朽斗胆,想向刺史大人推荐公子为佳婿。"   姚崇的朋友们听了都忍俊不禁:"这老头怕是疯了!姚兄连书都不读,哪配得上刺史千金?"   姚崇也觉得好笑,摆摆手道:"老丈,你还是另觅良婿吧。"   谁知老者竟不依不饶,硬是拉着姚崇去见了陕州刺史。   更令人意外的是,刺史居然真的听信了老者的话,将爱女许配给了姚崇。这一桩奇缘,彻底改变了姚崇的人生轨迹。   婚后,在妻子和岳父的鼓励下,姚崇开始发奋读书。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很快就脱胎换骨,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才子。凭借出众的才华,他开始步入仕途,一路青云直上。   然而,官场如战场,姚崇也曾遭遇挫折。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朝廷任用了一批酷吏,导致冤案频发。   姚崇看不下去,冒着巨大风险上书进谏:"自垂拱以来,以诬告致人家破人亡者甚众。告人者反以为功,天下谓之'罗织',其害过于党锢。"   这番直言不讳的谏言,让武则天龙颜大怒。姚崇因此被贬官外放,但他并不后悔。他坚信,作为臣子,就应该为国为民,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   时光飞逝,转眼间姚崇已年过花甲。唐玄宗即位后,想起这位贤臣,便下诏召他入朝为相。   姚崇接到诏书,二话不说就骑马上路。他不顾年迈体弱,日夜兼程,三百里路只用了一天一夜就赶到了新丰。   唐玄宗见他风尘仆仆的模样,不禁感叹:"姚卿,你这般年纪还能如此快马加鞭,实在难得。"   姚崇拱手答道:"臣虽年迈,但为国效力之心从未衰老。"   上任伊始,姚崇就向唐玄宗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改革建议。他主张以仁政治国,反对滥用武力;要求从身边人做起,严格执法;建议禁止皇亲国戚干政,杜绝贪腐之风。这些建议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在任上,姚崇始终坚持公正廉明的为官之道。   有一次,薛王李业为自己的舅舅王仙童求情,希望能免除其罪责。姚崇得知后,立即上书反对:"仙童罪证确凿,御史所奏并无冤枉,万万不可轻饶。"   又有一次,申王成义想为自己的亲信谋官。姚崇得知后,当即上书唐玄宗:"用人当才,为政大体。若因亲故而授官爵,则近习之风必盛,国家纲纪必坏。"   姚崇的刚正不阿,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也赢得了唐玄宗的信任。   有一年,唐玄宗准备东巡洛阳,恰逢太庙部分倒塌。众臣纷纷认为这是上天示警,劝谏皇帝取消行程。   唐玄宗将信将疑,问计于姚崇。姚崇不假思索地回答:"陛下,太庙建于前秦,历经数百年风雨,砖木朽腐是很正常的事。山崩地裂尚且难免,何况区区庙宇?这与陛下东巡毫无关系,请陛下放心前行。"   这番话让唐玄宗茅塞顿开,也让姚崇在众臣中更加脱颖而出。   然而,位高权重的姚崇也树敌颇多,其中以宰相张说为最。两人政见不合,明争暗斗多年。   如今,姚崇已是病入膏肓,他最担心的就是身后之事。他紧握儿子的手,低声叮嘱:"我死后,你要将我收藏的古玩奇服摆在灵堂。张说爱好收藏,定会心动。你要请他为我写墓志铭,他必欣然应允。得到墓志铭后,你要火速呈报皇上,请求刻石立碑。"   姚崇咽下最后一口气,他的儿子按照遗愿行事。果然,张说见到那些稀世珍宝,喜不自禁。他欣然为姚崇写了一篇溢美之词的墓志铭。   姚崇的儿子拿到墓志铭后,立即星夜兼程进宫面见唐玄宗。他将墓志铭呈上,恳请皇帝准许刻石立碑。   唐玄宗仔细阅读了张说所写的碑文,不禁感慨万千:"姚卿一生为国尽忠,功勋卓著。这篇墓志铭可谓实至名归。"说罢,他立即下令将碑文镌刻在石碑上。   几天后,张说回过神来,忽然意识到自己中了姚崇的计。他懊恼不已,拍案而起:"没想到死去的姚崇还能算计活着的张说!我今日方知才智不及也!"   这一计谋,不仅保全了姚崇的声誉,也保护了他的家族。张说再也无法对姚家下手,因为那样做就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姚崇用他最后的智慧,化解了家族的危机。

0 阅读:55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