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文物印记与史书记载不一样,那到底谁说的是真的 九十年代初,文物工作者挖

真益谈谈历史 2024-11-07 08:21:07

有时候,文物印记与史书记载不一样,那到底谁说的是真的 九十年代初,文物工作者挖掘整理了一批文物,其中有一个秦国的武器——秦戈。当时,秦朝的器物都一律“物勒工名”,意思就是把铸人名都标在器物上,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挨个追责任。 在“戈”上篆刻着:嘉,月隼,邪,十七年。意思就是: 质量监督是郃阳县丞——嘉; 兵器仓库保管员是——月隼; 具体铸造工匠——邪;  铸造时间——十七年; 这里就发发现一个问题,秦国的丞相是秦武王二年设立的,所以铸造“戈”的时间是秦始皇十七年,当时的丞相启和状。 就是这个启,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千古之谜。直到2020年五月秦简出土才算揭开这个谜底,里面记载一个事件,原文为: “廿五年二月戊午朔,辛未,洞庭叚(假)守灶敢言之:洞庭县食皆少。略地军节(即)归,谒令南郡军大(太)守以洞庭吏卒数、军吏卒后备敬(警)者数令治粟大府输食,各足以卒岁便。谒报。敢言之。二月癸丑,丞相启移南郡军叚(假)守主:略地固当辄输,令足灶岁,唯勿乏。传书洞庭守。” 最关键一句是“廿五年,丞相启”。就是说,秦王廿五年的时候,昌平君启还活着。而司马迁的《史记》明明说,二十四年的时候,“昌平君死”。就对不上了。昌平君启是秦始皇的异母帝,因造反而亡。 如此大的出入,是信司马迁的,还是信秦简的。#浅说历史那些事##记录我的2024##秋日生活打卡季#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2960
评论列表
  • 2024-11-07 15:43

    当然信秦简,司马迁隔着近百年呢。

  • 2024-11-07 10:13

    写的有点思维跳跃。不过现在我不怎么相信司马迁。人能对上,事都是瞎写。

    超哥 回复:
    举几个例子,要不然看不起你!
  • 2024-11-07 18:44

    古代政令,是有延后的。比如秦王巡行死亡,但新王没有正式册立以前,依然会延用旧令号,直到新王登基,出新政令号,才会逐渐由中央向地方替换新的。比如秦始皇死了,但公子苏自杀前依然会接到秦王对他下达的王令……这是有历史环境的。

  • 2024-11-07 17:25

    启:司马小儿,凭空污人清白……

  • 2024-11-07 20:08

    问题是,启就一定是昌平君吗?历史上的昌平君并没有留下名字。也许名启者另有他人。

  • 2024-11-07 20:53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2024-11-07 15:59

    史书因为跨越时空难免出现错误,不必。吹毛求疵

  • 2024-11-07 19:50

    史记好多都是司马迁的一人之言,但因为当时的史料太少,所以史记被冠以权威的称号,但实际并不是那样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仅供参考

  • 2024-11-07 19:50

    从证据学来说史记是传来证据,肯定比不上原始证据。

  • 2024-11-07 19:10

    司马迁的记录不可信,有很多历史经过时间沉淀就变了,有很多还是人为修改的

  • 2024-11-07 19:22

    秦不愧是法治社会

  • 2024-11-07 14:30

    中国历法一直吸收各种知识改进,看看当时和现在农历区别。

  • 2024-11-07 13:36

    扶苏是不是启的外甥

    用户12xxx85 回复:
    没有证据,扶苏之母有可能是楚女,但不一定是启的妹妹,史记说扶苏之母是郑女真实性存疑。
  • 2024-11-07 15:59

    史书因为跨越时空难免出现错误,不必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