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牺牲时,不过是国 军的一个师长,但老蒋却差点昏厥,伟人也亲 自为他写挽诗,戴安澜为什么会受到他们如此的重视?
在长城抗战时,戴安澜时任团长,于古北口初胜日军,崭露头角的他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台儿庄战役时,戴安澜任旅长,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基,再胜日军。
徐州会战时激战四昼夜,于艾山击退强敌,三胜日军,升至副师长。武汉会战时击败了日军第9师团主力,四胜日军,后升任200师师长。
戴尔澜上任后又打了两场大胜仗,在战绩上可谓是非同凡响。第 一场战役就是戴安澜血战昆仑关,发生在国内,不再赘言,说说他远征时的情况!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势力猖獗,先后占领了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中途岛以西的广大地区,更是在泰国集结了十万人马,企图攻占缅 甸,断绝中国的国际交通线。
当时驻扎在这一带的英军,基本上没进行什么抵抗。我国西南边陲日益孤立,抗 日的唯 一国际补给线有被切断的危险。为阻止敌人进犯,1942年2月,应盟国之约,国民政 府派出由第5军、第6军、第66军组成的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戴安澜将军奉命率领第200师,作为先头部队进击缅 甸。同古虽然只是南缅平原上的一座小城,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阻止日军北上的前沿重镇,如果落入日军之手,那日寇北侵之路将通畅无阻。
考虑到同古的重要性,戴安澜率领第200师全体将士死守同古,决心要在这里挡下日军前进的脚步。在远征军入缅前夕,老蒋特别接见了戴安澜,并询问道,第200师将士能否在同古坚守一两周,打个胜仗?
戴安澜答: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之盛举,戴某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定挫敌凶焰,固守同古!
老蒋接见戴安澜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他和他的200师不惜代价死守同古。可想而知,同古保卫战注定是十分惨烈!
第200师奉命抵达同古时,同古前线其实是非常糟糕的,英国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防守,从韦维尔到亚历山大,英国人唯 一考虑的就是怎么让英军毫发无伤的撤退,而不是打回去的问题。
他们可不管咱们远征军是为什么来的,英国人当时虽然是同盟,但他们除了是一颗老鼠屎外啥也不是。远征军第 一阶段的作战任务有一个特点,就是计划很完 美,实际很悲惨。从计划到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总有一个只知道撤退却还一直撒谎的英国人。
这一次的同古会战,从计划上看,200师当时有1万多人,日军的55师团也只有2万多人。我方固守待援,等到远征军其他部队就位,其实是没多大问题的。
但英国人这边一撤退,戴安澜坚守的同古就被包了饺子,日军55师团2万多人开始从三面同时进攻同古,他们几乎是什么手段都用上了,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坦克、空降兵、毒气弹、特种偷袭等等,文明的不文明的,讲理的不讲理的,什么办法能打下同古,他们就用什么办法。
戴安澜与敌顽强抗争,他下令说,如师长战死,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团长代之。并命各级军官均立下遗嘱,指 定代理人,以此表达誓死斗争的决心。
在戴安澜的指挥下,200师全体将士团结一心,不畏牺牲,在十多天的战斗中以少胜多,重创日军,取得了远征军出国作战以来的首 次大捷,遏制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在东南亚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日军,在同古,在中国 军 队面前却栽了个大跟头。战后,日军不得不承认,同古之战是日军入缅以来打得最艰苦的一场战斗。
战争打到最 后,200师以1万人的兵力,在两倍甚至后来增至五倍于己的敌军的猛攻下,歼敌5000余人,战损2000余人,且全师安全撤退。
整个东南亚的糜烂战局,都是拜英军所赐,中国远征军一边拖着拉垮的英军,一边还要同日寇作战,实属不易。如果不是猪队友英军不停地拖后腿,相信中国远征军必能取得更辉煌的战果。
远征军入缅作战整体上是非常的混乱,指挥系统失灵,英军一退再退,导致战场上的情况急剧变化。日军56师团先后攻下了腊戍、畹町,占据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后方总基地,其先头部队已进犯我国境内100多公里,直达怒江上的会通桥,完成了对中国远征军的战略包围。
第200师决定向北撤退,转移回国,戴安澜将军率部突围,退入泰缅老挝边区的原始森林地带,条件异常艰苦,将士们缺衣少粮,每天只能以杂草、野菜充饥。
1942年5月6日,200师遭遇日寇重兵伏击,激战两天后,伤亡惨重。戴安澜的胸、腹部各中一弹,伤势严重,他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部队前进。
然而此时第200师,经过几次激战和长途跋涉,早已是弹尽粮绝。戴安澜的身体十分虚弱,被雨水淋泡的伤口开始发炎溃烂,又无法治 疗,伤势进一步恶化。
5月26日下午5:40,戴安澜在缅北毛帮去世,时年仅38岁。1943年4月1日,戴安澜将军的国葬仪式在广西泉州的香山寺进行。(图文素材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