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在河南焦作市的东王封村,一位靳姓村民担心祖坟被盗,多次请求政府保护,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1-08 13:46:18

2007年,在河南焦作市的东王封村,一位靳姓村民担心祖坟被盗,多次请求政府保护,但是政府一直没说话,于是他为了证明自家祖宗不是一般人,便自掘祖坟,谁曾想竟然真的发现了元代古墓,而他家的祖宗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宫廷御医靳德茂。 2007年5月的河南焦作东王封村,因为一位靳姓村民的“大胆之举”而成了新闻焦点——他居然亲手挖了自家的祖坟!这背后到底有何缘由? 事情还要从2005年说起。焦作市决定将东王封村规划为工业集聚区。为此,村里的许多祖坟,包括靳氏家族的墓地,都被要求迁移。 对许多靳氏后人而言,这片墓地不仅是祖宗安息的地方,更承载着家族的悠久历史。他们一再向文物部门请求保护,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要不我们自己挖,如果挖到文物,就能证明祖坟的价值! 村里的老人们起初有些犹豫,挖祖坟可不是小事。可是,不挖的话,这片百年祖坟很可能在建设中被铲平。最终,村民们达成一致:自己动手,试试运气! 5月14日清晨,村民们带着工具,怀着敬畏和一丝忐忑开始挖掘。刚挖到1.5米深,意外就来了!他们竟然发现了一块刻着“大元故嘉议大夫怀孟路总管靳公墓”字样的神道碑,文字苍劲有力。村民们顿时激动起来,这难道是祖辈所说的那位“非同一般”的先祖吗? 出于好奇和期待,他们继续小心挖掘。很快,在更深处出现了青砖和陶俑的头部。村民们意识到,墓中可能还有更多的文物,再挖下去,万一弄坏了就糟了!于是,他们赶紧将情况报告给焦作市的文物部门。 接到消息后,考古专家们迅速赶到东王封村,开始了专业发掘。考古队一到,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墓中不仅有青砖结构,还有着色彩艳丽的陶俑,排列成一支整齐的仪仗队。 整个墓葬充满了历史厚重感,难得的是,这些陶俑经过了700多年的岁月,竟依旧保存完好,仿佛未曾受过侵扰。 随着发掘的深入,考古人员陆续清理出了80多件文物,包括各种陶俑、陶马、陶车等。 专家们说,这样规模的元代“仪仗队”随葬品,在国内极为罕见。精美的陶俑群俨然是一幅再现元代生活的图卷,其中的每个陶俑都着装华丽,神态各异,有的手持拂尘,有的牵马驾车,生动逼真,让人忍不住赞叹。 但是,这位墓主究竟是谁?通过神道碑和墓志铭的文字,考古队最终解开了谜团——原来,这里安葬的是元代著名宫廷御医靳德茂。 他是忽必烈的贴身医者,被封为正三品嘉议大夫、怀孟路总管,地位显赫。靳德茂自幼出身于医术世家,医术精湛。1254年,他因医术出众,被忽必烈选为“尚药太医”,从此伴随忽必烈征战南北,为其疗伤治病。 靳德茂不仅在宫中地位显赫,还受到忽必烈的特殊礼遇。忽必烈继位后,不断提拔他为太医院副使,允许他自由出入宫禁,甚至在他年老辞官之际,三次挽留他,直至勉强同意他告老还乡。回乡后,靳德茂仍享有高官厚禄,家族也因此繁衍昌盛,世代居住在焦作东王封村。 靳德茂的墓葬和这些文物的发现,不仅让靳氏族人得以确认祖坟的身份和历史价值,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焦作市文物局和村民们共同决定对墓葬进行回填保护,以免墓穴遭受盗墓者的破坏。 在靳氏族人和考古专家们的努力下,靳德茂墓地被重新覆盖,周围还设立了保护措施,以防被人觊觎。 此后,靳德茂墓中的83件出土文物被捐赠至焦作市博物馆保存,并成为馆中镇馆之宝。 2010年,这些珍贵的元代文物更是被选送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向世界展示元朝文化的辉煌。这一墓葬发掘的发现为研究元代医学、丧葬礼仪和社会文化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如今,东王封村的靳氏祖坟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靳德茂的故事得以被更多人知晓。这不仅是靳氏家族的荣耀,也成为焦作市文化历史中的一部分。而那位最初亲手“挖祖坟”的靳姓村民,他的举动,虽然大胆,却也保住了这片珍贵的历史遗产。 这一事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文物不仅是祖先留下的财富,也是国家的珍贵遗产。

0 阅读: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