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7名弹尽粮绝的志愿军战士,被200名英军重重包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19岁小战士郑起用足最后一丝力气,吹响了冲锋号,没想到这一吹,却吹出了一个特等功。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郑起的铜制军号被公开展览。郑起是谁? 郑起家境贫寒,食不果腹,常年营养不足身材瘦弱。 在14岁那年,东北民主联军进驻他的家乡百祥村。 部队的首长看到这个瘦弱的少年,决定收他为队员。 1946年,随着部队的调整,郑起选择成为一名司号员,这是因为他年幼体弱。 不过,作为司号员同样危险重重,郑起回忆起那些训练日子,几十名学员中只有少数能够学好军号,他们使用的是缴获的国民党军号,而教官则是前国民党的士兵。 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郑起来说,乐理知识如同谜题。 教员耐心地反复教授,从音符到简谱再到五线谱,郑起逐步掌握了吹奏技巧。 为了增强军号的响度,教员甚至规定学员们在晨练前不得小便,保持腹部的压力。 他通过三个多月的集中训练,掌握了冲锋号、集合号、熄灯号等超过十种号谱。 郑起坚信军号对于一个战士而言,就如同锋利的武器。 郑起所在的部队最初的任务是在黑龙江地区进行剿匪作战。 他需执行军号的吹奏任务。 经历了一系列的战斗后,郑起的胆识大幅提升,他吹奏的军号声也愈加响亮。 1948年,辽沈战役爆发时,郑起随部队抵达辽宁省的锦州市义县。 他根据指挥官的要求,在一个平房的屋顶上吹响了冲锋号。 不幸的是,此战斗中他被敌军击中左额,从高处坠落且受到严重伤害。 由于战场医疗条件限制,郑起经历长时间的转移,才得以在辽宁朝阳接受治疗。 康复之后,虽然遗留了战争后遗症癫痫,但部队对他的病情进行持续治疗。 1951年,郑起随志愿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在朝鲜的战场上,郑起和战友们要忍受极端的气候。 尤其是在过临津江时,面对已被敌人破坏的冰面,他们不得不涉水而行。 但即便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志愿军的士气依然高昂。 同年12月,郑起所在的部队受命守住位于三岔公路交叉点附近的一个小高地。 敌人进行了多次猛烈的攻击,但都未能突破志愿军的防线。 对手是经验丰富的英国皇家来复枪团,曾在二战中屡建战功。 经过三天两夜的连续作战,347团的7连仅剩下七名士兵,弹药枯竭。 郑起在敌军再次发起攻势时,毅然决然地吹响了冲锋号。 敌军误以为中方大部队即将发起总攻,从而撤退。 中国人民解放军使用的军号包括107种不同的号音,分为七个主要类别。 勤务号共有13种,它们主要调控士兵的日常活动。 联络号主要用于战场上的基本信息传递,确认命令的接收状况。 行动号直接指挥兵士的基本动作,快速反应。 名目号包括28种,这些号音用于标识军中不同的职务和单位,如“连长”、“排长”等,确保命令能够准确传达到具体责任人。 连队兵种号则有16种,它们指明了各个特定兵种,如“侦察连”、“炮兵”等,这对于指挥特定作战任务至关重要。 战斗命令号共有26种,用于战场上的即时作战指挥,如“前进”、“冲锋”和“追击”等,这些军号直接关系到战斗的进行和战术的实施。 礼节号用于维护军队的礼仪和仪式性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这些军号中,并不存在撤退号。 这是因为军号可以被敌人听到,如果使用撤退号,可能会导致敌人利用这一信息进行反击。 军号存在贯穿了从远古到现代。 从狩猎时期的牛角制成的简易号角,到1885年英国人将其材质进行现代化改良,军号逐渐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无键铜管乐器。 选用黄铜为材质,配备圆锥形的号嘴,其设计优化了声音的传播效果。 特别是在1927年南昌起义时,红缨军号的声音成为了革命的号召。 此后,中央苏区更是印制了专属于红军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冲锋号其使用频率和影响力极大。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八路军和解放军通过冲锋号发出的指令可以在无线电通信尚不普及的年代,有效地指挥战斗。 随着时间的推移,冲锋号在每一场大规模的攻势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的音调简单明了,由“DO—Mi—Sol”三个音符组成的军号语言,虽结构简单,但在战场上却如同复杂的密码。 军号的发声机制也是其特别之处,通过吹奏者的唇肌控制,使得发出的声音通过号嘴、号管,最后从宽阔的喇叭口放射出去,声音宏亮而远扬。 参考文献:[1]张含俭,杨永华.一把军号退敌兵——战斗英雄郑起与军号的传奇故事[J].共产党员,2019,0(2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