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广西省会之争,韦国清提议定柳州,主席:那首都应该定兰州? 1949年11月,随着第四野战军的南下,中共广西省委也随之从武汉迁往桂林。这一行动不仅标志着中共对广西行政区域的实际掌控,同时也暗示了广西在新中国版图中的重要位置。 广西的省会最初临时设在桂林,一个因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的城市,曾经也是旧广西省政府的所在地。桂林的完善设施和良好工作条件,使其成为省会的首选地之一。然而,广西的地理与战略重要性促使了更多关于省会定位的讨论。 柳州,作为广西地理的中心,以其工业基础和铁路网络的优势,成为了另一种声音。柳州的中心地位被看作是支持工农业生产和统筹全省联络的有利选择。 南宁作为第三个候选城市,因其地理位置接近越南边境,并作为支援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前线,具有重要的国际战略意义。此外,南宁位于少数民族地区,靠近钦州湾,具备良好的水路交通条件,这些都是其作为省会的有力论证。 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权衡,1950年2月8日,中央政府决定将广西省会正式设在南宁,标志着广西省人民政府的成立,张云逸担任主席,陈漫远、李任仁、雷经天分别担任副主席。 然而,省会的选择并未完全尘埃落定。1950年6月,黄绍竑,一位原桂系战斗人员和政务院委员,重新提出将省会迁移至柳州的建议。他认为柳州的地理和交通优势有利于更有效地统筹全省的工作。 这一提议引发了广西内部的激烈讨论,部分民主党派人士甚至要求将此议题作为议案,在同年10月召开的广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进行表决。 广西省委在处理这一争议的过程中,不仅理性阐述自己的立场,还积极将情况汇报给中央政府。周恩来总理在得知此事后,表示将事后考虑该提议。 1951年初期,张云逸上京参加会议期间,向毛主席递交了一份重要报告。报告中,他详细描述了来宾至南宁间超过200公里的铁路未通的困境,及其对广西省政府运作的影响。 他提到,由于铁路未贯通,每次他从北京或广州返回南宁,都需在柳州转乘汽车,且必须由军队护送,旅途艰辛而不便。柳州地处广西中心,张云逸因此建议将省会迁至柳州以便利行政管理。 对此,毛主席在听取汇报后表达了对广西土匪问题的关注,并指出铁路未通的问题可以通过修建解决。 他随即指派罗瑞卿负责策划并迅速开通连接北京、广州、昆明至南宁的航空路线,以解决交通不便问题。毛主席的这一决策极大地减轻了张云逸的压力,使他对未来的行政工作充满信心。 尽管毛主席的支持为张云逸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和支持,广西省委仍对未来的省会位置感到不安。为了求得更明确的官方批复, 1951年9月9日,广西省委向中南局发出紧急电报,请求中央人民政府以法定形式确认南宁为广西省会。几周后的9月22日,中南局正式回电广西省委及华南分局,明确指示南宁继续作为广西省会,从而结束了关于省会迁移的争议。 1951年9月26日,中央政府通过华南分局传达了对广西省会选择的指示。这一决策过程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在充分比较南宁和柳州的多个方面后作出的,如经济状况、交通便利性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 这一指示强调了从宏观角度出发考虑广西的未来,不仅局限于当前的地理和经济条件,而是更多地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交通改善的可能性出发。这种前瞻性的决策过程,确立了南宁作为广西省会的地位。 此外,1951年5月前后,广西地区的社会治安明显改善,这也为省会的有效运作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环境。1951年3月,来宾至南宁的铁路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地区的交通条件,增强了南宁的战略地位。 到了1952年,民航南宁站的成立进一步连接了南宁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如广州、北京和昆明,这些都是选择南宁作为省会的重要考量。 1958年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韦国清省人民政府主席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曾提及将省会迁至柳州的可能性。他提到柳州地处广西中心,交通便利,并且有更多的未开发土地适合建设。 毛主席对此进行了风趣的回应,通过比喻强调首都的位置选择不仅是基于地理位置的考虑,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是否也显得过于偏僻,是否也应该考虑迁往地理位置更为中心的兰州或者资源更丰富的青海。因此,柳州作为省会的提议并未被进一步采纳。 1958年3月5日,广西被正式设立为省级自治区,即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定于南宁。这一决策标志着南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到了1965年,自治区的正式名称由“广西僮族自治区”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参考资料:刘硕良,郑维宽著. 《广西读本》 2018
南宁大把地,随便开发,柳州到处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