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以4000两的价格公然贩卖500个知县的名额。清朝贪官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捐官。捐官,又叫捐纳是清代选拨官吏的一条途径,说到底只要是能掏得起钱,就能谋得一个官职。 光绪三十年(1905年),山东烟台栖霞的大地主牟宗朴用12头骡子将银子及其他礼品送到了北京,买了一个叫做“兵部车驾司行走郎中加三级”的实为从一品头衔。由于牟宗朴捐得的官衔很高,栖霞新上任的县官都必须首先拜访牟家。清朝宣统年间,李德尊被任命为栖霞知县按例去拜访牟宗朴。牟宗朴傲慢地对李知县说:“你我之间应当互相照应;如果互相为敌,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知县对付我,犹如以卵击石;而我对付知县,则像是以石击卵。” 清朝的捐官制度为历朝最盛。1674年,三藩作乱遍及数省,为了筹集军饷,康熙以4000两的价格,公然贩卖500个知县的名额,开了贩卖实权官职的先例。到了鸦片战争以后,朝廷入不敷出,捐官更为盛行。在实行捐官的两百多年时间内,清朝国力日渐低下,官员腐败贪污成风。 当然捐官者中也涌现出了不少能干之人。1717年,一个叫李卫的江苏富商子弟捐了一个员外郎官职。后李卫的能力得到展现,历任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在朝廷里风光无两。1846年,湖南益阳人胡林翼花了1万两银子,捐了一个四品知府。最终成了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齐名的中兴名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