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科学家陆元九远赴美国留学,在轮船上,他饿的想多吃一口面包,结果伸手去

焱羲和 2024-11-12 00:13:36

1945年,科学家陆元九远赴美国留学,在轮船上,他饿的想多吃一口面包,结果伸手去拿的时候,被美国人恶狠狠的骂“不要脸”,当时的美国人根本看不起中国人,甚至恶意把中国学生绊倒在地聚众嘲笑。 参考信源:新浪财经2021年09月20日学好科学救中国!101岁老科学家回忆吃面包遭美国人辱骂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号角刚刚吹响,硝烟还未散尽,百废待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战后美国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 彼时的中国,积贫积弱,百孔千疮,急需人才,急需科技,急需改变。历史的转折点,一群中国学生带着梦想去了美国留学。 他们之中,就有一位名叫陆元九的年轻人,他日后将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然而,在他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之前,他首先要面对的,却是深深的屈辱。 陆元九,出生于1920年的南京,他目睹了国家和民族的苦难,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决心。 他考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这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学,也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了中国航空业,想为国家出一份力。 1945年,他获得了公费赴美留学的机会,这是国家对他的信任。前往美国的旅程漫长而艰辛。从重庆飞到印度,再从印度坐船横渡大西洋,一路颠簸,一路风尘仆仆。 长时间的海上漂泊,让陆元九感到身心俱疲。船上的食物也不合他的胃口,他常常感到饥肠辘辘。船上自助餐厅,他饿极了,又拿了个面包。就是这件在他看来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让他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羞辱。 一个白人顾客也在取餐,正好看见陆元九在干什么。他从头到脚打量了陆元九一番,眼神里全是轻蔑。然后,他大声地呵斥道:“真不要脸!”这句话,像一把尖刀,刺痛了陆元九的心。 他羞愧又气愤。 他恨不得冲上去和这个美国人理论,但他知道,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势单力薄,任何冲动都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他只能忍着这口气,把委屈咽下去。这只是陆元九在美国遭遇的众多歧视事件中的一个缩影。在那个种族歧视盛行的年代。中国人,在他们眼里,是低劣的种族,是不值得尊重的。 他明白,中国要强盛起来,必须掌握先进科技。陆元九选了当时最热门的惯性导航技术。他师从麻省理工学院一位顶尖的自动控制专家,努力学习,拿到了博士学位。他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这是他的个人成就,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赢得了美国同行的尊重,也为日后回国效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美国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让陆元九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他完全可以在美国继续他的科研事业,过上好日子。但他始终心系祖国,从未忘记留学的初心。他很想回家,为祖国建设出力。 回国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美国政府当时想留住陆元九这样的人才。但陆元九回国之心坚定不移。 千辛万苦,他终于回国了。1956年,陆元九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他立即投身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最早提出回收卫星的想法,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方向。他为中国导弹和航天器的精确制导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力发展了中国的惯性导航技术。 陆元九既是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严谨的学者。他对科研工作非常认真,力求完美。他常说:“99分都不及格。他用行动展现了什么是真正的科研精神。 1996年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失败后,陆元九迅速赶到现场参与事故调查。他以76岁的高龄,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奉献精神。 陆元九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饱受歧视的留学生,成长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此事,你怎么看?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