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王亚平有多重要?享国家二级警卫待遇,食物未检验不能食用 王亚平在长跑项目上的优异表现让她在各级学校体育比赛中常常脱颖而出。 她在1997年被推荐报名空军女飞行员选拔,而她也不负众望,一举通过了所有的测试,最终在高考后被派往长春的空军飞行学院学习。 王亚平在飞行学院的生活是严格的,前两年几乎都在进行军事训练,飞机都未曾触碰。但她在飞行训练班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能够接受专业飞行训练的三十名学员之一。 飞行训练后,她被分配到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不仅参与了汶川地震救援,还执行了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消云减雨任务。 2009年,中国航天员选拔开始向女性开放,王亚平成功入选。 在航天员的培训过程中,她遇到了杨利伟,在与杨利伟的交流中,王亚平深刻理解到作为航天员,持续学习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在这四年间,王亚平和其他航天员需要掌握100多个科目的知识。 王亚平的学习能力从小就非常出色。 体能训练尤其严苛,不仅仅是为了增强身体素质,更是为了挑战人体极限。 此外,王亚平需要在狭小的空间中持续待上72小时,克服太空中可能出现的孤独感。 经过几年的训练,2013年,王亚平被选为神舟十号的乘组成员。 在这次任务中,她和其他两名航天员一起,在太空中度过了15天。 六年后的2021年,王亚平再次进入太空,这次是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并在太空中停留了六个月。 神舟十三号任务中,王亚平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首次的太空行走。 尽管她在地球上的训练中表现出色,但在太空中,当她穿上航天服准备出舱时,突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穿着笨重的航天服,王亚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完成任务。 然而,多年的专业训练最终帮助她克服了这些困难。 除了任务训练,王亚平在太空中练习太极拳,弹奏古筝,还拍摄了许多从太空看向地球的照片。 此外,她还创造了一项跳绳记录,一分钟内跳绳219次,至今无人能破。 在太空中,王亚平最想念的是家人。 即便在外太空,她也能通过视频与地面的航天中心保持联系。 终于,在太空中,王亚平还开展了太空讲堂。 作为中国第一位女太空讲师,她在太空中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物理课,为全国6000万中小学生演示了水球试验和物体单摆运动实验。 在狭小且充满高精密设备的空间站内部进行教学,每一个动作和实验的设置都需精确到位。 此外,实验中的每一个设备和器材都必须经过严格挑选。 同时,王亚平的成就提高了公众对航天事业的支持。 国家为她和其他航天英雄提供了严密的保护和多方面的优待。 根据我国的警卫待遇制度,航天员享有类似副国级领导的二级保护。王亚平居住的航天城太空公寓,不仅安全性高,且有警卫人员24小时巡逻。 在完成任务后,她还可在专门的疗养院进行身体恢复,这些疗养院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医护人员。 即使是简单的家庭探亲,也有专职警卫随行保护。此外,航天员的家庭成员也受到特别关照,他们有机会被特招入伍。 由于太空环境的特殊性,他们的饮食均需经过严格检查和科学配制。在失重的环境中,水分与空气间无法像地面上那样形成明确的分隔。 在太空中,航天员喝水时,无法简单地举杯饮用。水体在容器中无法稳定,会漂浮出来,形成大小不一的水珠,飘浮在舱内。这种现象还可能对飞船内的精密设备构成威胁。 针对失重环境的特殊要求,航天员吃饭不能使用常规的碗盘和餐具如筷子或刀叉。 早期中国的太空食品简单而且品种单一,大多是高浓缩的流质食品,装在带有吸管的袋子里。 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太空食品种类包括自然食品、热稳定食品、复水食品等,种类丰富。 在地面烹饪前,还会根据航天员的个别口味添加特制调味品。例如,“神十”任务中,王亚平的食物按其偏好调整为较甜的味道,她在太空中的端午节还特别展示了为她定制的甜豆沙粽。 中国已经制定了针对太空食品的严格规章,要求食品必须轻便、体积小,同时足以提供必需的热量和营养。此外,食品还必须适应失重环境下的食用,保鲜能力强,消化后残渣少。 航天食品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从原材料的采集到最后的加工、封装,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格检查。航天员在地面的食堂就餐也是如此,所有食物都经过安全测试。 2022年3月,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课,特别受到网友的热烈欢迎,社交平台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达到惊人的10亿次。她通过“冰球实验”,向全球观众展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物理定律的不同表现。 2023年4月,王亚平参与了在合肥市第六中学举行的“中国航天日”活动。王亚平向在场的师生们详细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进展。 参考文献:[1]柳刚,张晓祺,王通化.王亚平:飞天神女亦凡人[J].共产党员(下半月),2013(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