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上市银行2024三季报,从贷款结构看,与零售相比,对公贷款再次扛起信贷增长的大旗。
从A股6家国有大行和9家股份行看,对公贷款仍是银行信贷增速的主力军,前三季度对公贷款增速显著高于零售贷款。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平安银行,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9.6%,企业贷款余额则增长11.6%。
值得注意的是,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前三季度零售贷款增速为负的同时,上半年便已为负增长。
四家大行贷款总额超20万亿,
对公贷款增速明显高于零售贷款
从贷款总额看,国有大行表现较为稳定,贷款增速普遍超过股份行(交通银行未超过浦发银行和浙商银行)。经测算,今年前三季度,国有大行贷款总额合计超过11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88%。
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贷款总额均分别超过20万亿元,其他两家则分别超过8万亿元。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工商银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280959.05亿元,增加20094.23亿元,增长7.70%。从结构上看,公司类贷款175067.40亿元,个人贷款88472.3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工行亦是上述15家银行中,公司贷款及个人贷款均问鼎第一位的上市行。
建设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5.7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9万亿元,增长7.92%。从本行口径看,该行公司类贷款和垫款146017.74亿元,个人贷款和垫款87944.39亿元。
农业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46882.9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736.78亿元,增长9.17%。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按业务类型划分,公司类贷款143294.23亿元,个人贷款87516.75亿元。
中国银行客户贷款总额214359.2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741.49亿元,增长7.38%。其中,企业贷款145965.20亿元,个人贷款67833.35亿元。
邮储银行客户贷款总额87793.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04.80亿元,增长7.74%。其中,个人贷款47244.0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41.57亿元,增长5.69%;公司贷款35894.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49.42亿元,增长11.66%。
与其他大行不同,邮储银行公司贷款小于个人贷款,该行在三季报中指出,个人贷款增加主要是该行坚守零售银行战略定位,持续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加大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个人小额贷款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公司贷款增加主要是该行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
交通银行贷款总额在六大行中最少,前三季度客户贷款余额84421.5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850.72亿元,增幅6.10%。其中,公司类贷款余额55336.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540.67亿元,增幅6.84%;个人贷款余额26296.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65.90亿元,增幅6.33%。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国有大行对公贷款增速显著高于零售贷款,其中,农行、邮储银行、建行的公司贷款较上年末增幅均超过10%;中行、工行和交行分别较年初增长9.76%、8.43%和6.84%。
相比来看,国有大行个贷增速均未超过10%,其中,农行、交行和邮储银行增速超过5%,其他大行则不足5%。
平安银行贷款总额下滑,
三家股份行零售贷款负增长
从上述股份行前三季度贷款总额看,仅平安银行较上年末有所下降。该行三季报显示,其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3832.7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7%。
拆分贷款总额发现,与上年末相比,平安银行该指标下降主要受到个人贷款中的信用卡应收账款、消费性贷款、经营性贷款等明显下降影响。
与国有大行相比,上述股份行贷款总额增速表现并不亮眼,未有一家增速超过10%。其中,增速超过5%的包括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浙商银行。
从上述已披露相关数据的股份行看,对公贷款增速同样显著高于零售贷款,“零售拉垮、对公支撑”的格局在今年前三季度依旧存在。其中,有三家股份行零售贷款增速为负数,分别是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
与此同时,此三家银行上半年零售贷款增速同样为负增长,三季度则延续了此趋势。
平安银行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17873.4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6%,其中抵押类贷款占比61.8%。
拆分上述个人贷款,该行住房按揭贷款余额3125.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4530.8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1.9%;消费性贷款余额4768.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2.5%;经营性贷款余额5448.3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1.4%。
平安银行在三季报中指出,该行坚持零售战略定位不动摇,通过做优贷款业务、做大存款和财富管理业务、做强数字化和综合金融平台基础,持续推进零售业务变革转型。
此外,部分股份行零售贷款增量不及上年同期。比如,招商银行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其零售贷款为35738.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5%,增量不及上年同期。谈及原因,该行解释为主要是信用卡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受市场需求偏弱的影响有所回落,本集团保持对小微贷款和消费贷款的组织力度,推动零售贷款平稳增长。
相比来看,有数据的股份行对公贷款增速高于零售贷款,其中,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对公增速提升至10%以上。
对于公司贷款上涨的原因,招商银行在三季报中指出,主要是持续加强优质资产组织,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公司贷款相应较快增长。
浦发银行曾被誉为“对公之王”,此番仅披露了对公贷款具体数据,截至9月末,该行对公贷款总额(不含票据贴现)约为3.1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5%。此外,该行三季报显示,其个人信贷结构继续优化,互联网贷款及信用卡现金分期等业务在个人贷款中占比逐年下降,对高风险业务依存度持续降低,三季度零售贷款环比净增加约50亿元。
在今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浦发银行副行长康杰介绍,浦发银行对对公前台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来的部门按专业细分为了九个部门,顶层设计上则坚定不移地将原来浦发银行的“对公之王”基因复活、激活。
前三季度净息差普遍承压,
平安银行降幅超50BP
面对“零售拉垮、对公支撑”的格局,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也在持续打响“息差保卫战”。面对行业整体息差不断收窄的大背景,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前三季度息差普遍有所收窄。
国有大行方面,工商银行收窄幅度较大,前三季度年化净利息收益率为1.43%,同比减少24个基点;中国银行净息差为1.41%,较去年同期减少23个基点;建设银行净利息收益率为1.52%,较去年同期减少23个基点;农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同比减少17个基点至1.45%;邮储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同比减少16个基点至1.89%;交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在大行中最低,为1.28%,同比下降2个基点。
交通银行在三季报中指出,净利息收益率同比下降,主要是资产端收益率下行较快,一是受存量房贷利率调整、LPR下调、个人房贷利率政策下限调整等因素综合影响,客户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较多;二是受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行影响,证券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为对冲资产收益率下行压力,报告期内,交通银行合理摆布资产负债配置,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强化存贷款定价精细化管理,保持了净利息收益率的相对稳定。
关于后续息差的走势展望,工商银行管理层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当前银行业的息差整体处于低位的平台期,预计明年还将延续息差收窄的态势。
此外,在已披露该数据的股份行中,同比下降幅度较高的为平安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降幅均超过20个基点。
其中,平安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净息差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54个、30个、27个基点。
平安银行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93%,该行坚持让利实体经济,主动调整资产结构,同时受市场利率下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及贷款重定价等因素影响,净息差下降。
招商银行三季报显示,今年1-9月,该行净息差为1.99%,同比下降20个基点。
该行对此解释为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叠加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新发生信贷业务收益率同比下行,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是拉低净利息收益率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受存款利率市场化下调等因素持续显效影响,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对净利息收益率产生一定正向效果。
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在2024年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表示,预计明年净息差持续承压,但降幅要好于今年。
另外,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同比分别下降10个基点、8个基点和3个基点。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展望四季度,由于存量按揭贷款利率调整推进叠加LPR调整影响,预计息差仍有下行空间但态势平稳,银行质量夯实持续推进,预计全年营收和利润增速将继续小幅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