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76岁的“国宝”级化学家侯德榜被禁止工作。一辈子都在致力打破西方“碱垄断”的他只得向一群半大小子乞求:“我不拿工资,可不可以让我工作?” 1933年,英文版《纯碱制造》在纽约出版时,书商为此设计了一幅别具一格的广告画:画面中,一位中国少年站在稻田边,正踩着水车,一边用脚推动水车,一边手捧书本埋头读书。这幅画所描绘的场景,反映了一段在福建闽侯地区流传甚广的传奇故事——“挂车攻读”。画中的少年,正是后来成为我国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的侯德榜。 侯德榜的成长过程并不容易。出生于贫困的农家,他从小便承担了许多家庭责任。家中缺乏劳力,他时常下田劳作,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依然没有放弃学业。每天工作之余,他都用尽一切空闲时间来读书,甚至在稻田里也能见到他一边踩水车,一边捧书攻读的身影。 13岁时,在姑妈的帮助下,侯德榜进入了美国的英华书院求学,这段经历为他的人生注入了新的视野。在接触西方科学的同时,他也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问题。虽然接受了西方的科学知识,但他对西方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产生了怀疑,并逐渐坚定了要走科技救国之路的决心。 侯德榜成功打破了欧洲苏尔维集团对制碱技术的长达七十多年的垄断,为中国的化学工业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铺平了道路。凭借他独创的“侯氏法”制碱技术,侯德榜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化学工业领域的国际地位,还为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思路和方法。这一技术的问世,使中国能够自给自足,不再依赖外来的技术和原料,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工业化的进程。 1920年,正值西方列强垄断碱产业之际。碱这种看似普通的化工原料,其实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从日用品的肥皂清洁剂,到国防军工的火药炸药,无一不需要它。可就是这么重要的物资,中国当时完全依赖进口,屈辱地受制于人。更让人气愤的是,那些垄断碱产业的外国公司肆意哄抬价格,借此来剥削、奴役中国人民。 就在民族工业命悬一线之际,化工专家陈省身在美国物色人才,他立刻就想到了侯德榜。陈省身力荐侯德榜担任永利碱厂总工,为的就是要打破西方的碱垄断,实现中国碱工业的自立自强。这对热血男儿来说,是个建功立业的良机,更是心系祖国、科学报国的至高理想。侯德榜当即辞去在美国的一切,毅然踏上归国征程。 带着壮士断腕的决心,侯德榜带领永利碱厂的工人技术人员,昼夜奋战,终于在1926年制出了含量高达99%的优质纯碱。当"红三角"牌纯碱的金光闪耀在费城博览会上时,不仅昭示着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制碱,更昭示着民族复兴的希望之光。 1966年,76岁高龄的侯德榜本该安享晚年,但在一片的口号声中,这位为新中国化工事业鞠躬尽瘁的老人,竟被赶出了他倾注无数心血的实验室和工厂。面对一群难以沟通的年轻人,侯老只能低声下气地恳求:"我不要工资,只求能继续为国家工作,哪怕干点杂活也行。"然而,他的请求遭到了无情拒绝,甚至还招来一些嘲讽。 侯德榜,作为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名言“勤能补拙,勤俭立业”是他在工作、生活中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奋斗一生的核心原则。 即使是日常的生活用品,他也尽可能地节约利用。比如,他的一把计算尺从学生时代就一直用到1943年才更换;他的收音机也用了几十年,尽管电子管老化了,他依然坚持更换继续使用。 化工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侯德榜提倡并积极推动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侯德榜认为,减少污染的关键之一就是从源头开始。他特别重视厂址的选择,强调从一开始就要把污染问题纳入考量。对于厂址的选定,他主张要尽量节约土地资源,避免占用宝贵的高产耕地。他建议将工厂建在小丘陵地带或是低产的山坡上,这样既能避免对农田的破坏,又能利用那些不适合耕种的土地。 此外,他还特别提到,在城市建设工厂时,选择交通便利、原材料和产品运输便捷、且水电资源充足的郊区或稍远的地方,将能有效减轻对市区的环境压力。 作为一位热爱学习的学者,他对年轻人充满了关怀与支持。1936年,姜圣阶作为一名年轻工程师进入铔厂,负责与英籍工程师一起安装锅炉。工程完成后,英国工程师向侯德榜汇报时称赞姜圣阶工作负责、吃苦耐劳。侯德榜听后非常高兴,并在亲自观察他的表现后,决定重点培养他。侯德榜不仅送姜圣阶去美国深造,还在他回国后委以重任,充分发挥他的才干。 他不饮酒、不抽烟、不嗜茶、不打牌、不看戏,空闲时更多的是阅读书刊,思考问题。他总是将时间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严谨的生活方式和刻苦的工作态度为他赢得了同事们的敬佩。曾有一次,侯德榜在思考塔器计算参数时,竟然拿错了餐具,用了一个盛菜的小碟子来盛饭,直到饭盛不下时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这一幕被同事们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