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火炕结构,咱们扒开了看。 11月过半,东北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算是开始了,朋友念念不忘的火炕也终于开始动工了。搬到新地址的这两年,我们从铁炉到壁炉,再到锅炉暖气片,尝试了个遍,始终达不到效果。最好的时候,中午太阳最足时也不过零上六七度,完全没法呆人。今年试试火炕,算是最后的挣扎,如果效果还不好,那就直接躺平,冬天就猫着,再也不折腾了。 在东北的农村,盘炕师傅一直是个神一般的存在。说是手艺人吧,人家各有正业,盘炕多数都是兼职。说不是手艺吧,这里的技术门槛绝对是传说级的,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本地某个盘炕师傅的传说。我倒是认为,这里边体现了传统技术的经验学本质。哪些经验呢?我们看图说话。 图1可以看到火炕内部的完整结构。红色箭头是烟气的路径,这是热量传递的主要媒介。 1处,是炕洞,用来填放燃料,后部有沿,防止将灰渣推进炕洞深处,不好清理。 2处,砌了一个斜坡,用来抬升烟气,让远离火源的炕稍也有足够的温度。 3处,是一个烟气回转的空间。这里多说几句。留多大的空间,当时师傅还纠结好久,因为此处还需要立几堆支撑的砖垛,如果挡墙再长一点,怕会影响到烟气的流通;但短了,又怕这里的温度不够。 4处,又砌了一个斜坡,用来引导烟气进入火墙。 没错,烟气进入的墙面,内部其实是空的。烟气进入后,还要向我站立的方向横向流通,然后再往回流出室外。如此复杂的烟道,为了保证效果,楼顶的炉筒末端,我们还安装了一个轴流风机。在东北,这种套在烟囱上的风机很常见,效果非常好。 所谓的经验学,就是一代代先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为了留住来之不易的宝贵热量,可谓是想尽了办法,绝不是简单的下面升火,上面石板烧那么简单。 不过话又说回来,按照我的经验,每一位盘炕师傅的传说后面,一般都会跟着另一个打脸的反面例子。所以,这个新鲜出炉的火炕最终能成为传说还是事故,还需要实践来检验,我们拭目以待吧。
东北火炕结构,咱们扒开了看。 11月过半,东北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算是开始了,朋
松昆评生
2024-11-19 19:59: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