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我们再度地出现了如孙中山当年所说的“一盘散沙的中国人”这样一个局面。普遍的信任危机,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不管是少数成功者还是多数弱势群体,没有一个社会阶层有生命幸福感。 甲午战争爆发后的几个月里,日本军队成功地用“中国文化”与中国百姓建立了某种文化上的联系。 当时,许多中国百姓无法理解侵略者的语言,然而,当许多日军官兵掏出《论语》时,中国人感到“亲切”。 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文化的自信,便容易成为外来文化侵蚀的对象。 许多人仍然无法理解,为何一个曾拥有庞大军队的中国,竟瞬间崩溃。 尤其是在北洋海军,尽管舰船坚固,却无一舰击沉日军战舰。 清朝的儒家道统已被阉割,孝子的数量远超忠臣。 文官沉迷于权钱交易,武官则贪生怕死,在甲午战争前夕,清朝的军队庞大,但士兵与指挥官的作战意志无法与日军抗衡。 “九一八”事变,关东军仅有1.9万人,而东北的中国军队达19万,人数是日军的十倍。 然而,短短两个月,东北三省便沦陷。 百姓的生命似乎被视作无物。 然而,中国共产党成为了这一切改变的起点。 与国民党内大批投敌的高级官员不同,共产党无一人叛变。 1934年,红军开始了举世瞩目的长征。 从1949年建国开始,中华民族开始真正站立起来。 中国的崛起,正是源于全体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力量。 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出了百年屈辱的阴影。 正如汶川地震时,中华民族展现出的团结。 反观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坚守的是“和魂汉才”的理念。 在后来的现代化过程中,虽然将西方文化作为一部分,但“和魂”的文化核心始终未曾动摇。 日本能够在世界变动的格局中保持独立性。 中华文化虽然历经战乱,但始终未曾完全消失。 某些历史时期的中国,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出现了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 日俄战争中,日军在出征前向每位士兵发放了《孙子兵法》,日本不仅在战场上获胜,还在外交上得以充分利用中国东北的资源。 与此相对,由于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人开始质疑自己的文化根基。 当中国逐渐崛起为世界强国时,文化自信尤为重要。 自汉代以来,儒教作为国家的主流思想。 儒家提倡尊重知识,强调人际关系中的恭敬。 尊重知识、勤奋工作、注重家庭,这些价值观早已内化为社会的基本规则。 几千年来,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求学、治学的传统始终未曾中断。 孔子尊师重道的思想,使得中国人对知识的尊重达到了一定程度。 从古至今,无论是农耕时代的农民,还是现代都市中的白领,勤奋都是社会成员间的共识。 即便是海外华人,常常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著称。 中国的儒家思想提倡家庭成员间的互助与扶持。 四世同堂的家庭结构、春节等团圆的节日,皆是体现。 与西方的天启宗教不同,中国的信仰并非来自于对神的崇拜,而是通过社会的规范来构建社会秩序。 中国人的信仰是从生活中慢慢渗透出来的。 《中庸》曾指出智慧、仁爱与勇气是治国理政的基石。 儒教强调个人道德的完善,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社会的和谐。 儒家的“仁”要求人们对他人宽容、善待。 在儒家的价值观中,智慧与仁爱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 儒家的“治国平天下”理想,便是通过培养具有高度智慧与道德修养的人才来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 士大夫阶层,在这一文化传统下,担当起国家治理的重要职责。 儒教的“勇”并非简单的武力展示,儒教不推崇暴力,而是推崇智勇双全。 历史上,无论是古代的尧舜禹治水,还是近代的改革开放,都是基于勇气与智慧的结合。 在儒家看来,个人的修养也影响了国家的命运。 在面对外部的压力时,儒教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成为了重要力量。 此外,儒家认为,秩序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礼,作为行为规范,要求每个人都能遵守社会规则。 而化使得不遵守规则的人能够改正错误。 从家规到乡约,从朝廷的法制到民间的道德规范,儒家的理念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参考文献:[1]高文珺.社会心理学视域下文化需要满足与文化自信提升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24(1):105-11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