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追风者》向我讲述了民国时期,蒋介石一派如何鱼肉百姓,操纵股市,破坏经济,

阐古聊今 2024-11-20 22:04:38

电视剧《追风者》向我讲述了民国时期,蒋介石一派如何鱼肉百姓,操纵股市,破坏经济,导致国民党失去人心,国将不国。那么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又如何快速掌控台湾,进而让台湾快速稳定进而发展致富?最关键的策略是他开始向教员学习,进行了土地改革,才让经济本就崩溃的台湾经济能够脱胎换骨收容国民党的大批败兵,以及精英阶层。 第一步就是党务改革,老蒋急需一批新鲜血液,并以此为基础掌握台湾人心。 败退台湾后,常凯申痛定思痛,开始进行改革,在党务上1950年8月5日,常凯申建立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作为党的核心领导,负责规划和行动。改造委员会的成员较年轻,平均年龄为47岁,都有大学的学士学位。国民党从不同的社会经济群体中挑选新成员。建立由社会地位相似的人组成的支部,以改善与工人、商业领袖、农民和知识分子关系。国民党慢慢地将其控制和影响力扩展到台湾的村庄。到1952年10月,国民党成员达到近28.2万人,而撤往台湾的国民党成员只有5万人。更重要的是,超过一半的党员是台湾本省人。 第二步就是进行了土地改革。 台湾在日占时期,就是日本退伍军人和退职官员阶层的后花园,康养地。他们在这里为非作歹,肆无忌惮,使用违法手段聚拦财富,他们与日本财阀组织公司,承领土地,然后转租给台湾农民耕种,征收高额地租。台湾当地的地主也不甘落后,乘势压榨佃农。台湾地主的剥削,采用“剥四层皮”的方式。不断压榨普通百姓,根据数据佃农所交纳的地租占实际收获量的55%,百姓苦不堪言。 日本战败后,台湾重新回归,起初国民党并没有对台湾如何重视,直到常凯申要考虑自己后路在台湾后,于是在1949年1月5日,任命陈诚就任台湾省省长,为了维护台湾的稳定和利于国民党统治。陈诚上任伊始,即着手准备实施土改。3月1日,陈诚在台湾行政会议揭幕式上宣布要切实执行“三七五减租”。他警告大地主:“仅顾及本身利益而剥削农民,将来会自食其果”。他宣布:“民意机关是否代表民意,县市长是否系革命的县市长,皆以其对“三七五减租”的态度为一大测验”。 其实所谓三七五减租,早在国民党刚成立时期就有成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当局就开始制定土地法规,准备土地改革。然而,国民政府始终未认真执行孙中山先生“平均地权”的主张。在国民党高层的疯狂敛财下,国民政府赤字和经济问题十分严重,于是常凯申以带到台湾300万两黄金中的80万两黄金为保证金,废除旧台币,成立新台币,兑换率为以1:40,000。 4月14口,陈诚颁布《台湾省私有耕地租用办法》,“三七五减租”开始执行,从此揭开了台湾土改的序幕。 所谓“三七五减租”其实并不新鲜,它就是国民党在大陆经常宣传要搞而终于没搞的“二五减租”。“二五减租”即把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额统一按土地全年收获物的50%计算,在此基础上再减去25%,公式为:50%×(1—25%),就得出37 5%。换言之即地主收取地租,最多不能超过租地全年正产物的37 5%,所以“二五减租”也叫“三七五减租”。 该法案的主旨,是在于承认地主土地私有权的前提下,利用政权强行分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保障佃农利益。法案颁布后,全省私有耕地全部订立“三七五减租”书面租约,共涉及耕地256557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31.4%,受益的佃农为296043户,占全省农产的44.5%。 这一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村生产力发展。 2、公地放领 陈诚根据蒋介石的手令,开始了大规模的公地放领,即把“国有”及“省有”耕地的所有权转移为农民所有,使他们成为在自己土地上耕作的自耕农。这实际上是“政府”先给地主作个表率,以求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耕者有其田”。 台湾土地占有关系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即大批“公地”的存在。这主要是因为台湾曾经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台湾强抢、强占了大批良田,作为其移民的立足点;日本还垄断台湾的重要工商金融事业,如台湾糖业公司、台湾茶叶公司等,都附带上万公顷土地的大农场。日本投降以后,属于日资的官方和私人产业均被国民党政府接收,其中“公地”为数可观,约18万公顷,占当时台湾可耕地总面积81.6万公顷的21.6%。台湾当局能搞公地放领,就是因为有这些土地做基础。承领农产共96906户,平均每户承领7 4市亩土地,以每户5人计,受益者约为50万。 3、耕者有其田 1952年7月24日,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召开第371次会议,确定下一年度的施政中心为实施耕者有其田,并提出三条基本原则:(1)采取温和手段:(2)在不增加农民负担基础上使其获得土地,兼顾地主利益:(3)地主所获地价需由政府引导转向工业。 正是通过军事力量,并重新组建党务小组,在加上土地改革的及时和有力,这才让败退下的国民政府在台湾站稳脚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