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王铭章血战台儿庄为国捐躯,他的妻子却只能带着儿子乞讨,走投无路之时,在一块木牌写上:我是抗日名将王铭章遗孀......
1951年的澳门街头,秋风萧瑟。
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紧紧抱着一个同样面黄肌瘦的孩子,眼神中满是茫然和无助。
为了生活,她常常鼓起勇气向路人求助,双手微微发抖。
谁能想到,这个在街头乞讨的妇人,竟然是抗日名将王铭章的遗孀——叶亚华。
她曾是学霸女神,毕业于四川大学,爱情甜蜜,前程似锦。
王铭章,四川新都县人,天生性格刚烈,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少年时期,王铭章就对外来侵略和民族屈辱深感痛恨,这种愤慨促使他投身于激荡的时代洪流。
早在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时,年仅十五六岁的王铭章就因满腔热血毅然加入其中。
当时,清政府将修筑川汉铁路的权利出卖给外国,激起了四川民众的强烈反对。这场运动不仅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更是一场反封建反专制的革命斗争。
王铭章虽然年少,却勇敢地站在了反抗的最前线。
他跟随队伍游行示威,参加激烈的集会,用稚嫩但坚定的声音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不满。
随着年岁渐长,王铭章毅然投身军队,从一名普通的川军少尉排长开始,通过无数次浴血奋战与不懈努力,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官。
在军旅生涯中,王铭章以刚正不阿、作战英勇著称。他不仅武艺精湛,而且心怀士兵,善于激励部下士气,深受川军将士的爱戴。
一次次战斗中,他冲锋在前,与士兵同甘共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担当与忠诚。
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他一步步从排长升至连长、营长,最终成为川军第122师的师长。
叶亚华与王铭章的爱情,始于校园,却注定要经历战火的洗礼。
她不顾王铭章已有家室的事实,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这段爱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王铭章是一位胸怀家国天下的军人,“七七事变”的爆发,让他不得不放下儿女情长,奔赴抗日前线。
王铭章严肃地告诉叶亚华,要是自己出了事,就用抚恤金给她们娘俩办个学校,好有个稳定的去处。
台儿庄战役打响后,王铭章立马毛遂自荐,积极要求去前线作战。
李宗仁将军慧眼识珠,力排众议,给了川军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王铭章明白这场战斗非同小可,他想在战场上为川军赢得尊严。
藤县保卫战打响了,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几千川军对阵数万日军,武器装备更是天差地别。
王铭章带着他的兵,用身体抵挡,硬是拼出了一条钢铁防线。
王铭章身先士卒,始终战斗在最前线。
最终,寡不敌众,藤县失守,王铭章壮烈牺牲。
战争结束后,叶亚华强忍着悲痛,遵照丈夫的遗愿,用抚恤金创办了一所学校。
这所学校,承载着王铭章的遗愿,也反映了叶亚华对未来的憧憬。
好景不长,1951年的镇反运动,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叶亚华的生活。
因为王铭章的国民党身份,叶亚华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学校被查封,财产被没收,她一夜之间从校长变成了“罪人”。
尽管后来有人帮助她免去了牢狱之灾,但她已经一无所有,只能带着年幼的儿子四处漂泊。
从大陆到香港,再到澳门,叶亚华母子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为了生存,她不得不放下尊严,沿街乞讨。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叶亚华也从未忘记丈夫的嘱托,她始终坚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在澳门的街头,走投无路的叶亚华做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举动。
她捡了块木板,在上面写了自己的名字和王铭章将军遗孀,就那样跪在马路边讨生活。
这几个字,是她最后的希望,也是她无声的呐喊。
叶亚华的举动引起了路人的注意,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很快,她的故事就传到了台湾。
台湾方面得知抗日英雄遗孀的困境后,迅速做出反应,派人将叶亚华母子接到了台湾。
在台湾,叶亚华母子终于有了稳定的生活,儿子也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尽管在台湾生活安定,但叶亚华始终思念着大陆,思念着长眠于此的丈夫。
她最想做的就是有一天能回到大陆,去给丈夫祭扫。
可是,两岸相隔,她的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如愿以偿。
叶亚华90岁了,直到两岸关系好转,她才得以回到故土,去看望丈夫的坟墓,心中得以稍慰。
这迟到了几十年的祭奠,饱含着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深情,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信源:
《【党史人物故事】王铭章:以身殉国为民族争光》澎湃新闻
《川军抗日名将王铭章牺牲80周年数十位热心人士赴成都缅怀》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