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早平庸,早和解早受益
奔跑的静妞呐
2024-11-21 16:20:15
高三的侄女面临学习路上最大的瓶颈,
初中稳拿班级前二的她,
现在分数不理想
不知道怎么冲了。
·
她跟我说不必焦虑表弟的成绩,
她的观点,
早遭遇挫折比晚遭遇要好。
·
突然想明白一个事实,
孩子或早或晚要落定进平庸的道路上,
或早或晚,
不同侧面去评价,
最终都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员。
·
越早接受,越早看清问题的核心,
越早找到合适的相处方式,
家庭越早受益。
·
[打卡R][一R]我们的焦虑来源,孩子和“完美”的差距太远;
·
儿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
单听他自己的成绩还好,
学霸们的成绩一来,
才觉得“天都塌了”。
大部分的恐慌和焦虑,
都是来源于对比,
而且是跟最好的那个比。
·
就像本来自己日子过得挺好,
听说哪个同学年薪几百万,
都会受一些些打击。
不仅因为嫉妒,
还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评价体系下,
自我人格都不太完整的八零九零后,
很容易被外在的指标动摇。
·
最好的方式是屏蔽这些信息来源,
清醒地看清楚自己的赛道,
给孩子一个准确的定位,
在他们自己能力范畴里如何努力,如何冲击,
如何兜底,
安定安全地待在自己的圈子里。
·
[打卡R][二R]接受孩子的平庸,不追逐教育的梦幻泡影;
·
说孩子最终都要进入平庸,
不是以高低来论断的,
而是咱们目前的评价体系,
没有一个孩子能够在不同赛道永远遥遥领先。
·
小学学习好的可能中学会因为青春期有波动;
初中靠勤奋成绩好的可能到高中会不知道怎么使劲;
高中遥遥领先的到大学可能会发现自己综合能力一般;
等到优秀学校优秀毕业生可能因为专业不好找不到如意的工作;
一切一帆风顺的未必解决的好婚姻生存职场问题。
·
如果拿世俗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人优不优秀的话,
没有人能一直优秀。
我们如果照着这个标准去判断自己培养孩子成不成功,
也不可能永远成功。
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脱嵌,
就是接受不完美,
做一个真实自在的普通人。
.
[打卡R][三R]接受人到中年不太成功的自己,拥抱真实。
·
我们和孩子过份较劲的时候,
其实大多数是和内心不太成功的自己较劲。
我本来可以做的更好,
因为什么什么耽误了,
你不行啊,必须做的更好。
·
如果能接受生活真实的样子,
接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勇敢面对自己,
就有能力把边界划分清楚,
孩子的学习还给孩子自己。
·
面对孩子真实的能力,
真实的需求,
和孩子建立真实的链接,
才能找到有效落地的陪伴方式,
才有可能真的帮到孩子。
不再活在被标准衡量的牢笼里,
被原始的能量推动,
感受真实的世界和人生。
0
阅读:4
樹
及时雨
Void
说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