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深圳飞往上海的FM374航班缓缓滑行至跑道。飞机刚刚起飞几分钟,一名坐在窗边的中学生突然脸色一变。他发现机翼上有一道豁口,随着飞行,这个豁口竟然一点点裂开。 "爸,你看那里......"柯伟文的声音有些发抖。 那是他第一次坐飞机,原本激动的心情在看到机翼上那道不断扩大的裂缝时,瞬间变成了恐惧。 天空中传来金属撕裂的刺耳声响,他眼睁睁看着一块巨大的机翼外皮,在强劲的气流中摇摇欲坠。 那个瞬间,整个客舱里200多名乘客还在享受着起飞后的短暂休憩。有人在翻看杂志,有人已经闭目养神,还有人在和邻座聊天。没人知道,死神正在离他们越来越近。 柯伟文是深圳笋岗中学的高三毕业生。那天是他陪父亲去上海看病,高考结束后的第一次远行。 他特意选了靠窗的位置,想看看云端的风景。谁能想到,这个习惯性的选择,竟成了200多人生命的转折点。 "一开始我以为那只是涂层脱落。"柯伟文后来回忆说。但随着飞机爬升,他清楚地看到那道裂缝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金属边缘开始翻卷,露出下层的金属骨架。 父亲柯梅贞是一名消防干警。当儿子摇醒他时,他立刻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不要惊动其他人。"他小声说着,迅速按下了服务铃。 乘务长弯下腰,顺着父子俩指着的方向望去。她的表情瞬间凝固。三秒后,她快步走向驾驶舱,对讲机里传来急促的对话声。 "各位乘客请注意......"当机长的声音响起时,一块约1米长的机翼蒙皮已经完全脱离,消失在云层中。 而此时,广州白云机场的跑道上,救援力量正在紧急集结。 "爸,我们会没事的,对吗?"柯伟文望着窗外不断扩大的裂缝,攥紧了拳头。父亲没有回答,只是紧紧握住了儿子的手。 客舱里开始响起低声的啜泣。有人掏出纸笔写遗书,有人闭着眼睛默念祷告。而柯伟文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机翼,仿佛在用眼神支撑着那块摇摇欲坠的金属。 "准备迫降!"随着机长的广播,飞机开始急速下降。耳膜的压力让人难受,但没人顾得上这些。所有人都死死扣住安全带,仿佛那是最后的希望。 28分钟后,当机轮重重接触跑道的那一刻,压抑的客舱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哭声。直到此时,人们才知道,是这个坐在17排的高中生,第一个发现了机翼的异常。 "当时真的害怕吗?"很多人后来这样问柯伟文。他摇摇头:"来不及害怕,我只是觉得,既然发现了问题,就必须要说出来。" 事后调查显示,这起事故源于机翼复合材料的粘接剂脱胶。如果不是柯伟文及时发现,飞机继续飞行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航空公司给他发来感谢信,但他说:"我只是碰巧坐在了窗边。" 在这个19岁男孩的眼中,拯救200多条生命似乎是一件"碰巧"的事。但正是这样的"碰巧",让一场可能发生的空难成为了过去。 而那个不断扩大的裂缝,成了柯伟文永远难忘的记忆。他说,现在每次坐飞机,还是会习惯性地看向机翼。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因为好奇,而是一种责任。
这孩子养成了每次坐飞机都观察机翼的习惯。要是我,再也不坐飞机了。
刚起飞就回来好麻烦的,空中放油要好长时间
航司不奖励他终生免费乘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