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浙江杭州一女子花38000多在同学妈妈的店里买了4.5千克中药,打成粉后,回家一称结果变成了3.8千克,她觉得重量不对,问过老师后,说这么名贵的药材混在一起不合理,且价格偏贵,女子找到店家要求退货退款,可店家却说中药打粉有损耗,重量变轻是很正常的,让女子学学物理去吧,女子坚决维权到底,结局如何? (信息来源:1818黄金眼——2024-11-19《近四万元药材打粉后少一斤多?老板说“学过物理就明白”》 药材打粉我知道,药材有水分我也知道,但是这个损耗真的能这么多吗?还是说这个行业的水极其的深? 10月20日,小鲍在同学的推荐下,来到同学妈妈开的赞康堂中药材店购买药材。这次看似普通的购物经历,却演变成了一场金额高达近四万元的纠纷。导火索是:小鲍购买的4.5千克中药材,在打成粉末后,重量竟然变成了3.8千克,少了足足0.7千克。 这0.7千克的“消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小鲍质疑药店老板娘在价格、混合打粉方式以及重量方面存在问题。 而老板娘则坚称价格明码标价,损耗属于正常范围,并只同意退还部分未经打粉的海参费用,拒绝全额退款。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最终,小鲍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事件进入官方调查阶段。 小鲍并非“职业打假人”,也并非斤斤计较之辈。她参加中医师承班的初衷,只是想学习一些中医养生知识,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在同学的热情推荐下,出于礼貌和对同学的信任,她来到了同学妈妈开的药材店。 原本只是想象征性地买一些药材,却在老板娘的推荐下,花费了38950元购买了海参、鹿茸片、黑参片、野山参、三七、天麻、铁皮石斛和花旗参八种中药材。这笔支出对小鲍而言并非小数目,更重要的是,她事后发现,这次购物体验疑点重重。 首先是价格问题。以鹿茸片为例,小鲍在网上查询后发现,同类产品的价格仅为500元/斤左右,而她在药店购买的价格却高达6500元/斤,两者相差悬殊。考虑到中药材通常按克计价,哪怕是几克的差异,也会对最终价格产生不小的影响。 其次,混合打粉的操作也让小鲍心生疑虑。她咨询了中医老师,得知将多种药材,特别是像野山参这类名贵药材与其他药材混合打粉并不合理,可能会影响药效,甚至造成浪费。 最让小鲍无法接受的是重量问题。4.5千克的药材打成粉后只剩下3.8千克,这0.7千克的“消失”让她感到匪夷所思。她强调,药材包装几乎没有打开过,排除人为因素,这巨大的重量差异究竟从何而来? 面对小鲍的质疑,药店老板娘的回应显得有些强硬。她认为中药材打粉后的重量减少是正常损耗,甚至搬出了“物理原理”来解释。然而,这种解释显然站不住脚,0.7千克的损耗率远远超出了行业认知的正常范围。 为了探究真相,记者采访了多位中药店店员和中医从业人员。他们普遍认为,中药材打粉后重量确实会有一定减少,主要原因在于粉末粘黏在机器上、摩擦生热导致水分蒸发、以及粉末在空气中飘散等。 然而,不同专家对损耗率的估计存在差异。一些店员认为损耗率在10%到15%之间,而中医医生则认为一般在5%左右。小鲍购买的药材损耗率超过了15%,这显然超出了合理范围。 关于混合打粉,专家们也表示,需要根据具体药方和药材特性进行判断。不合理的混合打粉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副作用。将多种名贵药材混合打粉的做法,在业内并不常见。 事发后,小鲍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并取走了药店的秤、监控录像和账本等相关证据。目前,案件仍在调查处理中。调查重点将集中在药材价格是否合理、重量减少是否属于正常损耗、以及混合打粉是否符合行业规范等方面。 对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