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北京,某拍卖会上一件看似毫不起眼的旧袈裟无人问津。有位男子却对这件袈裟产生了好奇,花了9万元将其买下。当他剪开袈裟底部的隔层时,发现里面竟藏着一块布满岁月痕迹的旧被子。转手后,竟在某次拍卖中以惊人的1.3亿价格成交。 (信息来源:2020-09-11扬子晚报网一《乾隆""裹尸布""被拍天价?专家:真假有待商榷》) “天机常藏于细微处”,这句古语在如今的中国文物市场中依然适用。经济发展,国泰民安,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随之高涨,各种文化产业兴起,古玩收藏就是其中之一。 这其中充满了捡漏暴富和打眼倾家荡产的故事,北京的秦先生,就是个中翘楚。 他以9万元购入一件看似普通的旧袈裟,最终却拍出过亿高价,这其中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京城的秦先生,工薪一族,薪金虽微薄,却对古董收藏有着难解之缘。 邻近他住处的潘家园,横贯两条街道之遥,那里是他频频光顾,恋恋不舍之所,宛若他的另一个温馨之家。 昔时的潘家园,曾是名声晦暗的“鬼市”,汇集了众多来源不明的古物,市井之中,危机与契机并存。 改革开放春风拂面,潘家园再度繁华兴起,秦先生自幼受此熏陶,对古玩字画自有一番特殊的敏感。 秦先生所服务的文化机构中,领导亦是一位古玩爱好者,二人常相约游历潘家园,秦先生亦由此学习到诸多鉴定珍宝的技巧,可谓“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 秦先生的鉴赏眼力日渐犀利,于潘家园中屡得佳品。 譬如他曾以两千元之价淘得一件略有破损的明朝早期瓷器,修复后转手以两万元售出,盈利颇丰。 但随着鉴赏水准的提升,秦先生已不再局限于潘家园一隅,开始将目光投向拍卖场之上。虽然拍卖会上的珍宝价格高昂,他通常只能饱饱眼福。 直至2005年,北京文久拍卖会上,一件貌不惊人的旧袈裟,意外扭转了他的人生轨迹。那袈裟起拍价九万元,旁人视若无睹。 秦先生初见亦觉得价格不菲,但经过仔细端详,他发现袈裟内衬的明黄色丝线,在清代仅供皇室所用。 那袈裟虽显破旧,但其款式、色彩、缝制手法皆透露出非凡气派。秦先生心知这袈裟大有来头,遂决定铤而走险。 九万元对秦先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巨资,他四处借贷甚至割爱出售自家爱车。 袈裟到手后,秦先生视若珍宝,细细探察每一细节。 他注意到袈裟内层磨损处露出了金黄丝线,这让他想起了藏宝于平凡之中的收藏家秘闻。秦先生大胆推测,这袈裟内或许藏有珍宝。经过内心一番挣扎,他最终下决心剖开袈裟。 割破内层,一幅辉煌金光的图案呈现眼前——原来是一床缂丝陀罗尼经被。 缂丝,名副其实的“一寸缂丝值千金”,工艺精巧复杂,价值连城。经被上那梵文咒语和明丽的黄色,显露出这经被的非凡与众不同。 赵先生偶然得到了一个古老的经幡,他求助于专家进行鉴定,结果出人意料这个看起来普通的经幡竟然是清朝乾隆皇帝用过的丧葬幡。 据史书记载,这种档次的丧葬幡仅制造了两幅,一幅归属乾隆,另一幅则陪伴了慈禧太后。这幅经幡能重见世面,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晚清的军阀孙殿英。 孙殿英在洗劫清朝东陵时,不识货地将这件宝贵的经幡当作无用之物抛弃。所幸一名前清遗老暗中捡回,将其藏于破旧袈裟中,才使之逃过一劫,流传至今。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之际,赵先生携带这块经幡参与了一场拍卖会。由于专家的鉴定报告以及其与乾隆皇帝的渊源,该经幡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拍卖会上,这件经幡以惊人的6550万元成交,价格较赵先生入手时翻了超过七百倍。 十年过后,经幡再次走上拍卖场,并以1.3亿元的天价成交,价格又一次飞跃。 从最初的9万元至1.3亿元,这件经幡的价码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飙升了约1.5万倍,这不仅表明了文物本身稀缺以及所携带的历史文化价值,也见证了中国文物市场经历的剧烈变革及市场操作的影响。 中国的文物市场从潘家园的“鬼市”发展到如今规范的拍卖行,市场秩序从混乱走向规范,但市场体系的不健全、价格泡沫等问题依然存在。 赵先生的“捡漏”经历既是其个人机缘的显现,也是中国文物市场潜在机遇的反映。 他的成功不仅有赖于他的专长、市场触觉、冒险精神以及一定的好运气,更重要的是他的故事映射了中国整体经济发展与文化产业的蓬勃。 展望未来,中国文物市场需要改进监管,完善市场制度,保有文物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前行。 同时也应警惕市场的过度炒作和潜藏的风险,预防因盲目投资导致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