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发病时,肝脏会呈现多种病理变化: 1. 炎症反应 充血与水肿:感染初期,肝脏常现充血,色泽鲜红,因炎症介质致使血管通透性上升,引发水肿,肝脏体积稍增、质地变软,像急性大肠杆菌感染时,肝脏小血管扩张、充满血液。 细胞浸润:炎症细胞会浸润肝脏组织,多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在肝脏组织切片可见它们聚于血管周围或病变区域,是机体抵御病原体的反应,如沙门氏菌感染后肝脏会出现大量炎性细胞。 2. 坏死变化 点状坏死:肝脏表面或内部有散在针尖大小坏死灶,由禽流感病毒部分毒株感染或霉菌毒素中毒等所致,病理切片中坏死区域肝细胞结构消失,呈红染颗粒状。 灶状坏死:坏死区域呈小片状,相较点状坏死更大,多因严重细菌感染(如组织滴虫病这类寄生虫感染),肝细胞崩解,周边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与出血。 - 大片坏死:最为严重,肝脏大片肝细胞坏死,正常结构与功能严重受损,病情会急剧恶化、死亡率高,常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 3. 增生性变化 肝细胞再生:肝脏受损后,肝细胞有再生表现,体积、细胞核增大,染色加深,有丝分裂象增多,损伤不重时可修复肝脏、恢复部分功能。 纤维组织增生:长期炎症或反复损伤使纤维组织增生,在肝脏形成条索、片状纤维化区域,致肝脏质地变硬,慢性肝损伤时肝脏表面会粗糙不平。 4. 肿瘤形成 良性肿瘤:有血管瘤、脂肪瘤等,血管瘤是充有血液的囊状结构,脂肪瘤由脂肪组织构成,生长慢,对肝脏功能影响小。 恶性肿瘤:如鸡马立克氏病致肝脏出现淋巴瘤,肿瘤细胞形态、细胞核不规则且有异型性,会侵犯周边组织与血管,损害肝脏功能,还可经血转移。 5. 脂肪变性: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肝脏肿大、边缘钝圆、颜色变黄,多因高能量饲料摄入过量、缺乏运动或患代谢病,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内脂肪滴挤偏细胞核。 6. 胆汁淤积:胆汁于肝脏或胆管内淤积,肝脏呈黄绿色,源于胆管堵塞或肝细胞分泌胆汁障碍,寄生虫感染常引发此情况,长期淤积会损害肝细胞,致炎症与纤维化。 7. 肝囊肿:肝脏内部形成含液囊腔,大小各异,成因有先天性因素,或肝脏损伤后组织液积聚,囊肿会压迫周边肝组织,干扰肝脏功能。 8. 肝萎缩:肝脏体积缩小、质地变硬,常由长期慢性疾病、营养不良或血液循环障碍引发,像鸡长期营养匮乏,肝脏细胞萎缩,最终整体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