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年,乾隆以收回赏赐之名下令抄了老师张廷玉的家,一下子搜出了36万两银子,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1-27 14:46:57

1751年,乾隆以收回赏赐之名下令抄了老师张廷玉的家,一下子搜出了36万两银子,乾隆冷笑一声,对着身旁的近侍大臣一脸不屑地说道:“看看,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文官清流!” 1751年的一天,清廷钦差大臣德保带着两百名兵丁浩浩荡荡地闯入安徽桐城的张府。他们奉乾隆之命,以“收回皇帝赏赐之物”为名进行抄家。 张府上下顿时陷入紧张气氛,张廷玉却淡定地走出府门,迎接这一切。年近八旬的他,似乎早已料到会有今天。 张廷玉是何许人也?这位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老臣,年轻时以才华横溢闻名,入仕后凭借清廉和稳重逐渐步入朝廷核心。 他在雍正年间更是成为军机处的肱骨之臣。雍正对他宠信有加,甚至在临终前留下遗诏,允许他死后配享太庙。这在清代文臣中可谓绝无仅有。然而,这份殊荣也为张廷玉埋下了祸根。 乾隆初即位时,依然对张廷玉表现出极大的尊重。新帝称他为“先生”,希望借助他的威望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张廷玉尽心辅佐年轻的乾隆,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 然而,随着乾隆权力的逐步巩固,张廷玉的存在开始成为乾隆眼中的“障碍”。 一方面,张廷玉是雍正遗诏中的“配享太庙”得主,其地位极为特殊;另一方面,作为汉臣,他在满汉权臣中维持了多年平衡,这令乾隆心生戒备。君臣关系的裂痕,由此开始逐渐显现。 1748年,76岁的张廷玉因年迈多病,上书乾隆请求辞官归乡。他希望告老还乡,度过最后的岁月。然而,乾隆却多次拒绝。 他认为,雍正皇帝对张廷玉恩宠有加,将他视为“太庙配享”的大臣,他怎能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令乾隆不满的是,张廷玉几次三番请求乾隆立书面保证,确认他死后能够享有这一殊荣。 这一行为在乾隆看来无异于威胁皇权。尽管张廷玉并无此意,乾隆的猜忌却与日俱增。 几经周折后,张廷玉终于在1750年辞官回乡。然而,这并未让乾隆的疑虑烟消云散。 正值此时,四川学政朱荃因贪污获罪,这位官员不仅与张廷玉有姻亲关系,更是由张廷玉举荐入仕。乾隆借题发挥,认为张廷玉与朱荃关系密切,有“结党营私”之嫌,遂下令彻查张廷玉的家产。 抄家的命令下达后,钦差德保率兵丁抵达张府。抄家的理由是“收回皇帝赏赐之物”,但实际上是一次彻底的搜查行动。 张廷玉从容迎接,主动将历年收到的所有皇帝赏赐之物悉数交出,并将详细账册呈上。 这些账册清楚地记录了每一笔赏赐的来源和用途,甚至包括时间和具体数额。然而,德保不甘心,仅凭账册就草草了结。他命人挖地三尺,翻箱倒柜,最终在张府内查出36万两白银。 当这笔巨额财富被呈至乾隆面前时,他冷笑一声,嘲讽道:“看看,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文官清流!”乾隆满以为,这一次可以将张廷玉定罪。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这36万两白银,竟全部有据可查,大部分是康熙、雍正两朝赏赐所得,少部分则是张廷玉历年俸禄的积累。 而在抄家过程中,搜出的书信和手稿中,也没有任何涉及朝廷机密或批评皇帝的内容。张廷玉的清廉和谨慎,再次让乾隆无从发难。 面对这一结果,乾隆既感到无奈,又觉得尴尬。他明白,若继续追究,只会让自己落人口实。于是,他将责任推给钦差德保,声称这是“误会”,并下令将抄查之物原封不动地归还张廷玉。 张府重新接收这些财物时,家人既欣喜又惶恐,唯有张廷玉一如既往地表现得云淡风轻。 尽管抄家事件以乾隆的“释然”告终,但它对张廷玉的声誉和家庭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张廷玉在此后彻底退出政坛,隐居家乡,郁郁而终。 1755年,他病逝于桐城。乾隆在他去世后,最终还是遵循雍正遗愿,批准他配享太庙,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臣。 张廷玉的命运,是清代汉臣仕途的一个缩影。在乾隆眼中,他是前朝遗留的“隐患”,是削弱满汉权力对立的重要“工具”; 而在历史的眼中,他是忠诚而清廉的典范,是封建时代文官阶层的杰出代表。乾隆与张廷玉之间的较量,不仅是个人恩怨的体现,也是皇权与臣权博弈的真实写照。 从一介寒门书生到三朝元老,从备受恩宠到被猜忌抄家,张廷玉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用智慧和谨慎化解危机,却也在乾隆的猜忌中渐行渐远。这场抄家风波,是对他一生忠诚的试炼,也是清代中期政治生态的一面镜子。

0 阅读:1275
评论列表
  • 2024-11-27 21:10

    一个汉奸有什么好说的

    HENT深圳 回复:
    如果张廷玉是汉奸?魏征李靖是不是?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是汉人!唐朝算不算异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