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金庸在报纸上公然嘲讽“造原子弹有什么用?百姓都吃不起饭了,还不如把这

鉴清评趣 2024-11-27 14:59:26

1963年,金庸在报纸上公然嘲讽“造原子弹有什么用?百姓都吃不起饭了,还不如把这些钱拿出来帮助百姓生活”,没想到,此言一出,便遭到众多媒体的集体声讨:卖国贼,不是中国人,其心可诛!   (参考资料:北京卫视《档案》—2023-10-16—金庸曾反对中国拥有原子弹?到底有何内幕?)   面对众多媒体的围攻,金庸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一意孤行,更加坚定地表示,造原子弹有害无益,为此,他连发多篇文章陈述自己的观点。   那时的金庸在武侠小说上还没有很高的名气,只是香港报纸的编辑,那么,作为报社编辑的他为何如此坚决地反对造原子弹呢?   其实金庸反对造原子弹,也有他的理由,在当时,中国刚经历了三年的自然灾害,很多地方粮食歉收,大部分老百姓都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金庸觉得,几枚原子弹对中国的国防安全并无实质性的帮助,连饭都吃不起了,还要花钱去研发原子弹,这无疑会加重国家和百姓的负担。   而且原子弹是一个耗费巨大的项目,关键是即便投入巨大,也不一定能够研发成功。   要知道,当时中国的工业底子还很薄弱,科技水平也和美国、苏联有一定的差距,在当时,国际上很多国家并不看好我们能造出原子弹。金庸受到这些国际观点的影响,也觉得当时造原子弹不合时宜。   而且他觉得,就算没有原子弹,其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不会轻易动用核武器对付中国,相反,如果中国一定要造原子弹,则可能会得罪美国,进而遭来他国的报复。   但金庸的这些观点,在很多媒体看来是多么的幼稚和不切实际,不少人都骂金庸是卖国贼,一时间各大报刊都加入了对金庸的口诛笔伐。   事实上,原子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金庸所说,中国不造原子弹,美国也不会用原子弹对付中国,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   就比如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公开表示,不会使用核武器,但是在朝鲜战争期间,随着美国的颓势渐渐显露,他们却偷偷将原子弹拆解成部件运往远东。   而麦克阿瑟更是疯狂地提出,向中国投放26枚原子弹,因为只有原子弹,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让美国取得胜利。   在当时,原子弹就像达摩克斯之剑,时刻悬挂在我们头顶,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三思而后行,生怕做错了一件事而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原子弹,我国将会怎样?   原子弹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手段。没有原子弹,中国将无法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更无法抵御外敌入侵,甚至连自主权都没有,更有甚者,只能沦为他国的附庸。   看看巴勒斯坦如今的遭遇就明白,自去年爆发巴以冲突以来,已经有多少无辜的人在战争中沦为难民,又有多少无辜的平民在无情的战火中死去,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们?   历史一次次地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国家实力的提升。   也正如艾跃进所说:“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有了原子弹,中国人说话才能有底气,中国在国际上才拥有话语权,国家安全稳定了,人民生活自然也就幸福了。

0 阅读:81